美文网首页
双向限制

双向限制

作者: a33203716fe7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14:15 被阅读0次

    昨天晚上,一家人坐着聊天。儿子聊起他的高中生活,讲到他的班主任有一个很奇怪的做法,要求科代表们下课收作业,然后看到他们收作业的时候在通道走开走去,又批评他们影响别人学习,把科代表们弄得纠结万分。

    大家哈哈大笑,我想起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在微课里面讲到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把他的狗取名叫“别动”。他经常对狗说:“过来,别动。别动,过来。”狗不知所从,后来疯掉了。

    曾奇峰说,这叫双向限制。

    什么是双向限制?指的是同一件事,既让我们做又不让我们做。

    在武志红公众号看到一个故事。

    疫情期间,儿子在自己家隔离。上午十一点多,妈妈给儿子打电话,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是不是该吃中饭了?

    儿子:不饿,不想吃了。

    这时,妈妈教育儿子:虽然不出门,一日三餐要定时吃。

    儿子:好,那我做饭去了。

    这时,妈妈又问他:早上吃饭没?

    儿子:吃了。

    妈妈:几点吃的?

    儿子:九点多。

    妈妈:早上吃那么晚,中午还吃得下去?

    看到这里,你应该看出来其中的蹊跷了,就是:其实,无论孩子怎么说,都是错的。而这种情况,在更小的时候,肯定是常态。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心情好的时候就说:“吃饭的时候,看你们吃得开心,大人比你们还开心。”我们信以为真,下次看见好吃的照旧一哄而上,父亲一看,脸色大变骂人了:“吃东西,不懂照顾别人,自私!不孝顺!将来跟你们一起生活,岂不要被你们饿死!被外人看到,以为我们没家教!”我们姐妹俩被骂的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双向限制”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我们想象的多。曾奇峰老师曾经举过一个“父母吵架”的例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劝架,父母就会说出那句旷世名言:“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

    另一个非常熟悉的例子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忍不住插嘴,父母同样是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

    你们既然在孩子面前吵架和埋怨,就是无形中邀请了孩子参与。既邀请了孩子参与,又拒绝了孩子参与。这就是双向限制。

    双向限制会让孩子动弹不得,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做,无所适从。

    当然,我们大人也不是故意想让我们如此纠结的。像儿子的老师,他的想法应该是希望学生能想到一些办法,安安静静就把作业收了。像我的父亲,他说欢迎我们使劲吃的时候,应该是东西比较充足的时候;他看见我们使劲吃生气的时候,是那个食物买的不是很多,或者比较贵。

    可是,没有相同的生活经历或者没有站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可能我们并不了解。

    管理者只有限制,没有相应说明,很容易造成自相矛盾的双向限制,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

    给孩子指定规矩“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的大人,曾奇峰认为父母人格有过度控制的倾向。

    那么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心理学家认为可能打压孩子以下的能力:对环境的敏感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能力;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孩子的直觉能力是高于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压制孩子,等于直接压抑了孩子的直觉能力。

    如果你要讨论真正的大人的事情,就找个孩子不在场的地方吧,否则就是邀请了ta参与,又不让ta参与,让ta陷入了双重束缚境地。

    过度控制的感觉就是让孩子决定怎么办都不行,研究表明,这是制造严重精神障碍的环境的特征。

    也许你认为是小事,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影响历史进程和结局的,并不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结果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孩子处于对初始条件敏感的状态中,这就是精神分析为什么那么重视早年经历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双向限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hl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