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爱有小动作;
2.学习效率低,作业拖拖拉拉,做题慢;
3.记忆力差,单词,课文记不住;
4.不爱读书,或读书慢,理解能力差,缺少想象力;
5.做题马虎,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
你不应该直接责怪他,而是应该及时与他沟通,一起改掉坏习惯!
他们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老师家长配合才能使学生走出怕学习的心理障碍,打败“我就是不会”自卑感,孩子更好学,学更好!
前段时间我刚接了一个班的英语,交接时老师告诉我,这个班女生都是教了课文多读几遍下课就能背得,有一个男生每次都教很久才勉强能读,所以不要求他背,只要会读就可以了。于是我第一次上课没有要求背,发现他上课喜欢走神,东张西望,或者嘴巴跟着闹,根本没看书。下课后我找他谈话,:“现在所有人都觉得你不会背,背不了的,你自己觉得能不能背?”他的回答是不能。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失望,这不是别人放弃了他,而是他自己先放弃了自己。我没有生气,“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可以背得了,你父母和同学们会不会感到惊讶?”他说会。“那你下一节课试试?看看他们的反应。”我说。他回答好。“那老师你不要告诉他们,我下节课一定认真,争取能够背得。”这让我很是欣慰。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第二节课,果然不再东张西望了,读得非常认真,当平时很快就能背得的同学背完后,他主动举手说:“老师,我来背”我看着他,也有一些不敢相信,我相信他能背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其中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女同学嘲笑道:“他能背得,我才不相信,还是不要耽误我们的上课时间了”。我说:“他是第一次主动举手,我们给他一次机会,给他一点掌声,鼓励一下他好不好?”再掌声落下时,他开始背了,流利的语速,虽然其中有一个单次背错了,但整体真的非常不错。背完后又响起了掌声,同学们惊讶的表情……
每个学生都不具备与生俱来的学习本领,只是用心的多与少,贪玩的孩子也聪明,只是缺少鼓励和支持!
不想学,才导致不会学!
不会学,才导致学不会!
学不会,才导致成绩差!
成绩差,才导致更厌学!
恶性循环,很多家长跟我沟通说,我的孩子就是粗心,回家就没读过书,就知道玩。谁不想玩?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总想着偷懒,孩子学习的路上,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所以你还在任由孩子玩吗?
你还没有意识到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对症下药才会有显著效果。
部分家长说,我就是管不了了才送到补习班,把他那些烂习惯改改,可是我想说,你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最懂孩子的人,你都管不了,还有谁能管得了“你的孩子”?
激将法+鼓励法联合使用。
过度夸赞。使孩子容易形成“泡沫心理”,自我膨胀,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最后目中无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许成绩会一直不错,因为为了得到夸赞,爱表现,但是,长大后只要受到挫折,要么承受不了,要么心理扭曲。
过度贬低。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永远不敢抬头挺胸,做事没有信心,遇到困难就逃避,一万个我就是不会围绕。别说成绩起不来,就连长大后跟人交际也成问题。
孩子的习惯更多来自父母的态度!看完你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