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晚自修笔记09 | 《请为我投票》:中国教室里上演的民主竞选

晚自修笔记09 | 《请为我投票》:中国教室里上演的民主竞选

作者: 洁虹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9:52 被阅读15次

    晚自修笔记

    作为美丽中国的准项目老师,我希望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记录总结在此,既是留下足迹,或许回望时还会有新发现。做专业的支教,看更好的教育,保持终身学习。我们一起,育人、遇自己。

    本期晚自修依然是电影频道,推荐的是来自陈为军导演的高分纪录片《请为我投票》。本文涉嫌剧透,强烈建议先看视频再看下文


    《请为我投票》,一部纪录片看懂中国教育_腾讯视频


     # 那些年遇到的小孩儿 

    顺着本片的主题,忆起那些年的班长竞选。

    当年我们的农村小学,也有票选班长的操作。只不过,流程设计并没有纪录片中那样高级,甚至连竞选演讲都没有。只不过是老师根据以往表现举出几个候选人(学习成绩较好,有班干部经验的),过了一段时间后,便在一节班会课上进行全班投票。学生候选人也没有那么多拉拢人心的心思。大概是那时候的竞争氛围没有片中的浓厚吧。

    还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事。那次不是竞选,而是老师直接任命。但那位班长,我的好朋友,知道自己要做班长后,反而回家和妈妈哭诉说,她不想当班长。

    也记得初中时期,初一时老师任命班长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升学时的成绩排名。当时我在班里排名第二,却成了班长,而排名第一的同学做了数学课代表。那时候的自己,刚开始心里有点五味杂陈,为什么我不是第一名也要当班长,我只想静静当个语文课代表······

    而到了初二新学期,老师也搞了次民主选举,让想当班长的同学主动竞选,上一任班长自然也是候选人。不过,仍是没有什么才艺表演、辩论和演讲,直接投票。这其实在老师和我们眼里都十分顺其自然,因为同学平时表现如何,过去一年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最后我还是连任了班长,而一个在我看来更有领导能力的同学当上了副班长。不过那时我已经能接受班长这个身份了,毕竟一年下来,和老师同学相处都挺融洽,而且,确实锻炼了我的胆量和协调能力。副班长也并不气馁,在班级活动中总能很好地起到鼓舞士气和团结人心的作用。

    说回小孩儿时期的我们对班委的理解。或许是城市与农村的环境不同,或许是时代的改变,大家其实对班委这个身份没那么热衷,甚至会觉得那是一种负担,因为班委要为班级服务,有时还会遭遇同学的误解乃至排斥(大家普遍的理解是,像老师那么累)。不过,就我身边的班委们而言,无论是被老师直接任命的,还是被同学投票选出的,都十分认真尽责。大家都没有想到过,利用这个身份更受同学欢迎,获得更多荣誉之类的。学期末的所谓优秀班干部的奖状,获得的人会把这些一张张贴在家里的墙壁上,而如果看到别人获得了,也会衷心地为他们鼓掌。

    (以上,只是我印象中的部分同学形象,仅作分享,不能代表所有的同学,也不确保我看到的就是绝对真实或正确的。)

     # 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本片的解读角度很多样,许多影评都谈到了政治、人性、教育等层面。我十分认同晚自修栏目的陈老师的观点,现实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导演陈为军也说,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片子时,不要过分解读成政治的更深层面,不要拿成人政治选举的观点看孩子。

    在片中有这样的一幕,罗晓菲和成成在课室里几乎脸贴脸地朝对方说,“你!你!你!你!你!”,分明都是顽皮可爱的孩子。他们不过是被指定了角色,便全情投入了,不具备相应复杂性的他们,在老师的安排和家长的指引下,使着我们这些成人观众看来已然透明的心计。以至于看客们陷入了对民主、人性的沉思,而容易忽略,这是对一个素质教育事件的忠实记录。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吧。整个民主竞选的流程,由老师精心设计,包括了每个候选人可挑选两名小助手,通过三周时间,每周定期进行“拉票”活动,即才艺表演、辩论和竞选演讲,最终进行全班的不记名投票,当场计票并公布结果。可以说是很接近简化版的美国总统大选了,老师在每个环节都会讲解规则,除此以外无过多干涉。最终无论是竞选人,还是观望的同学,都有不一样的成长。我在想,老师不干涉原则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到底是否值得学习。

    不干涉,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思考。但孩子们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对民主的意义毫无概念,就被推进了一个竞选中,只能由家长牵着走。

    可我也在想,即使提前告诉孩子们,民主的内涵定义,他们也未必能理解吧?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

    当然,片中老师在学生起哄破坏罗晓菲表演的行为发生时,及时地进行了严厉批评,强调了竞选的公平性规则;在小竞选人找到她说明退出意愿时,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心理疏导;在宣布竞选结果后,引导学生看轻结果,重视过程。这些都说明,老师有充当“守门员”的角色。

    那家长呢?只是提供鼓励支持当然没问题,但片中的家长几乎把孩子当作扯线木偶来操纵了,连说什么都为孩子安排好了。而片中的老师似乎也默许了家长的这些行为(比如罗雷邀请全班同学去坐轻轨),这是否有违公平性呢?还是说,老师是故意不希望把孩子放在真空的玻璃房中?老师放手,家长却插手,那孩子的手在哪里呢?界线到底该画在何处?

    游戏规则,由谁来制定,会被谁左右?

    纪录片最后停在了竞选落下帷幕的那堂课。我不知道,这一次素质教育学习还有没有后续。比如,让全班同学都围绕这次竞选写一篇作文或日记。也就是,我很好奇,老师如何确认他们真的各有收获呢?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除了学校老师,家长的态度是不是也会影响孩子从这次竞选中得到的东西?关于素质教育的设计与评估,确实需要老师思考周全。但家庭教育如何,又取决于家长的素质。

    我想起非洲的一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 邀请你共同讨论和分享 

    1. 这部纪录片是否颠覆了你对小学生的想象?还记得那些年你遇到的小孩儿又是怎样的吗?

    2. 这场素质教育的设计形式颇像最近流行的项目式学习,片中老师、家长、小孩的行动哪一点引起了你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自修笔记09 | 《请为我投票》:中国教室里上演的民主竞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i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