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中,做倾听练习,学员X反馈自己的一个发现:“不只是倾听别人时,总是忍不住想给对方建议;我发现,当我被倾听时,我居然也很想听到对方给我建议呢。”
我恭喜X,透过练习,她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自我觉察。
因为,这个“忍不住想听建议”的模式,藏着一个孩子一路成长走来的不容易。
1.
遇到事情,找身边的朋友询问意见或听取建议,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的模式。
然而,人的成长必经的一个途径是打破惯性和模式。P.E.T.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里的很多实操练习,就是帮助我们打破以往模式,比如:倾听。
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扰,另一个人只是安静地听;
或者,仅仅给出最基本的“嗯”“啊”“哦”的回应,表示自己正在听;
偶尔,再给点“门把手”,在对方停下来的时候邀请她继续说下去;
最积极的回应,也只限于对倾诉者话语里的事实和感受两个部分给予反馈。
在倾听的练习环节,很多学员的体验是,太奇妙了,自己说了5分钟,对方基本没有回应,更别说帮忙分析或者建议,但是,原本困扰自己的事情变得清晰了,困扰自己的情绪也消散了不少。
然而,也有不少学员,像X一样,会感觉“不够”——说是说得很畅快,情绪也得到了疏解,但是,然后呢?
他们之所以会感觉“不够”,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聚焦在“问题解决”上,并且,习惯性地认为,沟通最大的价值就是从对方口中听到“有用的建议”。
这样的惯性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对自己内在力量的让渡和丧失。
2.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他感到困扰时,只是因为暂时受情绪影响。
这个本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暂且把它称为“内在权威”或者“内在智慧”。
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远离甚至丧失自己的“内在权威”呢?
首先,源于“外在权威”的侵入。
我的另一个学员Y,一开始,因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找到我咨询该怎么办,我向她介绍并演示了倾听。她回家后试着用了几次,孩子的分离焦虑得到明显改善。
后来,她参加了系统的P.E.T.工作坊,对倾听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借由倾听,不仅解决了孩子分离焦虑的困扰,还修复了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之前因为工作忙、陪伴少,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把照顾自己的姑婆当成了妈妈,和她的关系很疏远,连睡觉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睡;通过一段时间的倾听和陪伴,孩子不再抗拒她,重新接纳了她。
然而,即使已经有了真实的成功的经验,Y对自己自我解决问题的力量依然无法确信。
工作坊结束后一段时间,她再次向我咨询,她决定把照顾孩子的姑婆送回老家,又担心这样做会伤害到孩子,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分离焦虑重新上演,怎么办?
我倾听她,反馈她的两难,以及两难之下对姑婆和孩子同时都有的愧疚。
然而,Y并不“满足”。她不断追问我:“老师,如果是你会怎么办?我就想听你给我的建议。”
某一刻,我真的给了她建议,比如和孩子真诚表达,多些时间给孩子陪伴等等。然而,Y看起来还是困扰。
我心里一咯噔,意识到自己正在扮演一个“外在权威”的角色。当Y急着从我这里要一个答案,她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外在权威”,因而和自己的“内在权威”失去了联结。
因此,当她再一次向我询问建议,我没有给她答案。唯一的反馈是“你心里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几天,Y给我语音留言,告诉我,她已经顺利解决辞退姑婆这件事,声音里充满喜悦。
3.
Y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从小,听父母的话,按部就班沿着既定路线学习,参加工作后,听领导的话,在单位年年被评选为优秀员工。
在P.E.T.工作坊里,特别强调,讲师不是权威,更不是拯救者,然而,很多像Y一样的学员,依然会把讲师视为权威。
这里当然也会有讲师界限把握不够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这些曾经的乖乖女们已经把小时候外在的父母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在严厉父母”,因此习惯性地向外寻求权威的意见和帮助。
我也曾经是和Y一样的乖乖女,如今依然受着“要听权威的话”的苦。
最近,家里新装修的一套房子基本完工。老公欢欢喜喜盼望着早日乔迁新居,我每次打开新房房门,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房间的灯光怎么这么暗,沙发颜色太深了,地板也不是我喜欢的……心里不断冒出的这些声音把我惊醒,原来,装修过程中,我一直在妥协,而今,这个妥协的代价来了。
我想起几个重要的装修环节,比如挑选地板、沙发和灯具,其实我都参与其中了,对于老公选中的样式,我也都表达了一些不同的观感,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坚持,因为内心总会升起一个声音——老公对这些更在行,应该听他的。
我也想起一个让我事后觉察时内心苦笑的生活细节——每天早上打开水龙头,我的心里都会浮现出妈妈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早上起来接水,要先放掉一些水,这样才干净。”于是,下意识地,我真的每次都照做。
妈妈的这句话,来源于她的一个生活经验——过去的水龙头容易生锈,隔夜未用就会流出带锈的水。然而,几十年过去,这个经验并不适用于现在了,我却依然把妈妈的这句话当成应该不折不扣落实的指令。
所以,像我和Y这样的乖乖女,内心演变的路线往往是这样的——
一开始是“应该听妈妈的话”
后来慢慢变成“应该听老师的话”或者“应该听领导的话”
再后来又变成“应该听老公的话”
乃至于在生活的不同层面,都会不自觉地寻找一个“外在权威”,以慰藉对“内在严厉父母”的忠诚。
4.
曾经,我们也许真的遭遇了“外在权威”的入侵,然而,慢慢地,是我们主动选择接受甚至享受“外在权威”。
因为,选择依从“外在权威”,选择“听话”,给我们带来好处。
细细品味在装修这件事上我的妥协,一方面是因为心底那个“应该听话”的声音,一方面,还有自己的“偷懒心”作祟。
第一层偷懒,选择自己中意的材料样式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专注做这件事。我还有更多其他想做的事,这件事就交给老公吧。
第二层偷懒,我和老公的需求以及观念有太多不同,每个细节都讲究的话,意味着要花费精力和老公沟通。沟通太累了,算了。
第三层偷懒,要是老公听从了我的意见按我的想法做,万一事后他不满意,不高兴,我还得安抚他的情绪,算了。
而偷懒的好处就是——因为自己做了所谓的“牺牲”,事后,我可以抱怨,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可以不为事情负责。
5.
然而,“偷懒”的结果是,带来了更多我不愿意面对的“艰难”。
因为内心对新居的不满写在脸上,老公感觉受伤,我和他陷入更大的冲突。
所幸,这一次,我没有任由自己走进“牺牲者”的剧情。而是透过剧情看到自己内心那个“应该听话”的声音,再一次看见自己寻求外在权威的模式。然后,与自己和解。并且选择如实把内心的觉察分享给老公。最后,我和老公达成共识,可以在后续软装上做些努力,营造我想要的温暖色调和氛围。
只有我自己知道,经过多少努力,我才能在今天,在即将走进熟悉的剧情之前临门一脚,抬腿走出剧情。
6.
这个努力,就是6年来不断的自我觉察。除了觉察,没有其他捷径。
所以,我不会跟我的学员说,你不应该想听别人的建议,你应该相信自己,而是选择反馈:“恭喜你,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我不会跟我的学员说,你不应该问我的建议,你这样是不自信,而是及时提醒自己,放下在她的剧情里期待我成为的“外在权威”角色,为她松绑。
在我们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充斥着太多“应该”,太多别人的意见和声音。是时候,安静下来,好好听一下自己内在的声音了。
7.
走出“应该听话”的剧情,选择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也是选择“做自己”的开始。
喜欢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黄士钧在《做自己,还是做罐头?》一书里说的一句话:“做自己的路上,常常会孤单,而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因为尝试了,会减少遗憾,于是生命得以更有完整感。”
若你发现,自己大部分时候还是没有勇气做自己,而是选择做“听话的罐头”,那也没关系。那就是此刻的你。
只需要轻轻对自己说一声:“我看见你了,忍不住想听建议的你,真的辛苦了。”
因为,如果你要求自己“应该做自己”,那又是另一个“应该听话”剧情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