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能够进阶为行业精英?用罗振宇演讲的题目来说是“做时间的朋友”,而更确切的说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已经在一部分人中成为热词,但一种潮流往往更容易成为一种谈资,只有真正深入思考并去践行的人才能得到精进。
“刻意练习”是个概括性的词汇,所以其内容结构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必须拆解开来才能更好理解。
“刻意练习”虽然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成长模式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皆可见,只是没有被总结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比如武侠小说中大侠的成长历程,我们从小上学的学习模式,都是符合这种规律。
在“刻意练习”之前,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的说法,我们在一个领域内做事情经过一万小时后就会成为专家。
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来算,完成一万小时大约需要5年时间。然而很多工作5年甚至是更久的人并没有成为行业精英,显然“一万小时定律”并不能这样浅显的理解。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刻意练习”,那如何做才叫“刻意”呢?归纳起来为5个要点。
入行的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要点1.兴趣天赋是前提
无数名人的故事都可以看到“天赋”对成功的重要性,“天赋”是指那些对某种事情天然敏感而领悟力很强的能力。每个人都会有天赋,只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掘与试错,才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在哪里,进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你让乔大侠这种刚猛的性格,练颇具秀气的六脉神剑,不也不合适吗?
天赋这种潜能,不是说可以让我们在一个行业中只付出一点努力就抵得过别人百倍付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也是真理,此刻脑补一下郭靖郭大侠的辛酸历程。只是相比较同行业没有这种天赋的人,自己具有一些优势,会做的更好一些。况且很多人做的行业也并非是自己擅长的,甚至是不喜欢的,长此以往差距就很明显了。
而天赋对于我们后天练习的重要性,就是它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热情”与比别人更好的“领悟力”,这两个因素持续作用才能让刻意练习始终继续下去。因为刻意练习实际是一种大量、重复、机械练习的过程。
“领悟力”可以使我们不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热情”则使我们保持一种“意愿”与“期望”,“这一切都是我的愿望,是我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及时的自我暗示是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做事容易半途而废,正是缺乏这两点因素的原因。
我们看到武侠小说中绝顶高手挑徒弟,首先要看的就是一个人是否“骨骼惊奇”,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其实首先挑的就是天赋和兴趣,是块练武的料,有比别人高的领悟力和比别人强的练武意愿,这样才能顶的住之后各种劈柴、挑水、扎马步等花式虐待,一招招不厌其烦的练,一点点精进。
认识的三个区域划分要点2.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焦虑区。
舒适区是指那些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事情,做这些事情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比如开车、做饭等基本技能。学习区是那些我们需要提高、挑战的事情,比如一把倒车入库,或者做一顿美味的红烧肉。而焦虑区,则是那些我们目前无法企及的事情,像电影中的汽车特技、米其林餐厅大厨的厨艺,苍天啊,还是刷会屏吧······
所以我们想不断取得进步就要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很多人下了一辈子棋了仍然是个臭棋篓子,做了一辈子饭了,仍然就会那几样,厨艺并没有提升,就是这么个原因。只是简单低层次的重复,早就满足10000小时了,结果又怎么样呢?
再举武侠的例子,当小徒弟练习完砍柴、挑水、扎马步等基本功,下一步练习的就是武功的第一层。只有第一层练好了,才能联系第三层、第四层。每一层相对于下一层,就是学习区。乾坤大挪移、降龙十八掌都是分好多层的,不是吗?跳着练的话不得走火入魔啊。
我们从小上学也是一个道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级级的向上,写作文之前不是从 a o e 的拼音练起的吗?
要点3.小块重复联系
NBA球队平时的训练并不是一直打练习赛来训练球员,而是将篮球动作拆解成多个模块单独练习,比如投篮、运球、传球等。足球训练也是传、停、带、射。其实这种练习就是训练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基本功就是一个个的套路。
套路化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模式,业内人士要解决一些问题,会自动调出脑中的知识进行组合,而这一个个的知识就是套路。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独立的东西只能叫“信息”而不是知识。当我们需要解决某些问题,知识经验就会互相连接,组合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你和客户谈判时,战术就是用尊重对方、投其所好、避开所恶、互利共赢、从众心理等等进行套路组合。而小块重复的练习就是懂得如何尊重对方,投其所好的方法有哪些,将这些单独的模块练到信手拈来,组合起来才能运用自如。
如果“理解”是练习之父,那“重复”就是练习之母。
我们想学习演讲,那就要知道一个好的演讲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最前面的引入方法、论证手法、修辞方式、手势动作,之后在每个环节逐一练习。模仿演讲家演讲的样子,不断的模仿与比对,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的修正。再进入下一轮的练习,才能使模块的练习质量不断提升。
一个高超的技能就是一个个模块熟练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果。如果没有将技能拆分,而是整体一遍遍训练,很显然这样只是一种错误的整体重复,劳而少功。
精英前辈的及时提点要点4.及时有效的反馈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人指路”。
刻意练习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有前辈行业精英的指点,高手和普通人思考问题的心理表征是不同的。心理表征即是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一种认知的深度。
最好的教育模式实际是导师、学徒制,也就是一对一,所谓“名师出高徒”。
行业精英经过多年的训练,掌握了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训练方法。这样在日常的练习中,出现错误就会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反馈,找到失误的地方,针对性的训练。《高绩效教练》一书中的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对策),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不断的找到模块存在的问题,反思修正、反思修正。
很多名牌教练,论技能甚至不如自己的学员,为什么还需要教练呢?教练的意义就是帮助学员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当动作出错时就及时指出,告知正确动作,学员真切感受到学习的结果和取得的进步。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又是一种错误状态的延续。
我们上学时的各种考试,课堂上的各种提问,每到数学题的训练,无疑不是一种“及时反馈”。很多人成为学霸,就是不断自我修正的结果。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就是一种错误的延续,甚至是对错误视而不见,水平停留在原地。大侠们的炉火纯青的招式,基本也是小棍子调教出来的。
这种反馈再提升一些就是自主的“自我反思”,不断精进的人是自带这种及时的自我修正能力的,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只要出错就立马觉察,始终有一种旁观者审视自身的觉悟。
要点5.与时间赛跑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下班后的两小时决定的。
如果想尽快成行业精英,那也就是要提前达到10000小时,也就是用别人看不见的时间来努力。
林清玄读小学时自己的外婆去世了,父母告诉他”外婆永远不会回来了”。林清玄问“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他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从那之后林清玄养成了和时间赛跑的习惯,放学时跑着回家,和太阳赛跑。暑假里,十天写完暑假作业。三年级时就拿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来作。每次跑赢时间,就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形容。在之后的人生岁月里,他因此受益无穷。
这则故事给人的触动很大,很多时候我们充分的拥有一些事物时,并不会去珍惜,比如时间、金钱、情感。当我们拥有的东西变得稀缺,真的失去一些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才会感到焦虑和愧疚。而当我们进入一种稀缺思维,就会影响做事情的判断,进入管窥心理,也更加不会利用时间。这也是《稀缺》一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你比别人快一步,那运气可能就比别人来的早一些。而运气的重要意义就是会成倍放大人的能力,让人拥有更高的平台。站在更高的平台,再去争取那个平台的机会,如此造成的差距可能就是指数级的上升了。
“刻意练习”这种套路并不是一种万灵药,一个人的成功还与家境、教育、资源、运气、认知、道德等因素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但是这种模式却是我们勇猛精进的一个通用必备套路,是一种死磕精神,一种与时间做朋友的方式。而每个行业的精英,都是时间朋友筛选的结果。
参考书籍:《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