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女娲补天之时,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被弃于大荒山无稽涯青埂峰下。此石游历人间若许年,自陈往事于其身,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后为空空道人改原《石头记》为《情僧录》,几经辗转,至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然女娲补天之余石实剩者有四,另有三石遗落人间。某年某月某日一僧一道共寻得这三石,因感僧道之至行,后人镌刻“大爱”、“责任”、“感恩”于三石之上。百年之后又为后人之后人分别安置于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志远楼、致知楼、至善楼前。
今此篇乃曹公《石头记》中遗漏章回:聚大众经三明一中,评头论足三论三石。
话说刘姥姥第二次造访贾府后,贾家家道中落之前,曾有过另一次拜访。恰逢众人兴起,自金陵南下行至福建,湘云将其称作“南下采风”。黛玉因病不宜远行,仍住潇湘馆,香菱为学诗留下陪同黛玉。远行车辆气势非常,沿街十余里,过往之人无不惊奇赞叹。途经三明市三元区,初入境域,沿路便见一排大树如参天之势,众人皆叹这园林之久老。不料园门上书“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众人方惊觉此乃一校园。由正门入,眼前台阶数十级;拾级而上,见一“求真 至和”石刻。宝玉道:“必是‘校训’了。”阶梯旁花开正怒,枝叶更显苍翠。虽不及贾府绿植之名贵,亦有别样淳朴之美。贾母等问刘姥姥各色花木名字,刘姥姥识得,说完便叹:“我命也久矣,竟没有见过这园林似的学堂,叫人快要走迷路!”众人因又想起刘姥姥酒醉在大观园里迷路一事,各自捧腹大笑,不提。
缓踱至志远楼前,众人驻足。刘姥姥念佛道:“这座楼倒比贾家府第还要高了。”树木掩映下又有一石刻,上书“大爱”二字,笔势遒劲有力。宝玉问:“何谓‘大爱’?莫不是爱天下、爱苍生、爱万物?”宝钗笑道:“何知这些呢。若只有一颗‘爱天下、爱苍生、爱万物’之心可远不能及,依我拙见,等待也是一种‘大爱’,‘守得云开见月明’,等的‘月明’,对读书人而言便是学业上的成就了。”宝玉只是挠头,道:“却让我想起林妹妹咏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了,莫非学会取舍、厚积而薄发也不失为一种‘大爱’?’”正说着,有人拍手称道:“妙极!”宝玉回头,却见是妙玉。且说妙玉在栊翠庵里待得日久,不曾远足,权把“南下采风”作一次修行。妙玉开口便是:“所谓‘大爱’,正统意义上为‘宽广博大的爱,施与众人的爱’。此石置于志远楼前,必是提醒莘莘学子在求学与立大志之时不忘和睦相处、与人为善,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罢。今人常化用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为‘大爱无疆’,同老子《道德经》内另一句‘上善若水’连用,这一石竟是注入了满满文化气息呢。”宝玉听罢,只觉醍醐灌顶,喃喃道:“这便是以大爱润泽心灵,志存高远,树立理想,奠定往后的基础罢。”一面暗叹校园布置之用心。
宝玉所携那块通灵之石,此时隐隐发光却无人觉察。
复行数十步,见一孺子牛苦耕于地,刘姥姥指着便道:“这头牛看着却眼熟,竟忘了像是在哪见过。”众人笑成一片:”是老牛碰上了孺子牛罢。”宝玉看着,心里仍想的是那块“大爱”石:“迅哥儿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的也是‘大爱’罢?”宝钗倒是明白他的心意似的自语道:“孺子牛是勉励学子们勤奋苦读罢。”
说罢,一行人行至致知楼前。板儿眼尖,在名人像遮掩之下看见了“责任”一石,跑去便摸。刘姥姥见不见了板儿,四下寻找,心急如焚。却是湘云先寻到了板儿,见一石,道:“原来这还有块‘责任’石刻呢,笔势倒更加有力。”抬头便望见眼前这座楼,名曰“致知楼”。只听宝钗道:“好楼好石,不如就此论论何谓‘责任’。”凤姐便接话:“于我而言,‘责任’便是打理好贾府上上下下,免得落人闲话。肩上责任重了,讲话也得有分量,若是服了软,是担不起一份‘责任’的。”独宝玉若有所思,自忖此乃学生学习之处,自己虽未上过公立学校,以为将来吃穿不愁,却也预知学生身上责任,于是逢人便问。有学生答:“责任是撑起一个家。”亦有学生答:“责任是发奋苦读,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回答是不计其数,五花八门。宝玉因是想:“实现理想是他们的责任罢。作为子女,责任为孝敬父母;作为学生,责任为尊师敬长、勤奋刻苦;作为子民,责任便为爱国守法。由此观之,承担责任亦为‘大爱’之一种。我未见所说挑灯夜读者,倒见晴雯补裘;未见随手捡起垃圾者,倒见拾遗老妇。各人有各人责任,而我尚未明确己责。何为自己的责任,值得深思。”有诗云:致知楼后“责任”石,直教宝玉低头思。丰富知识求理想,“责任”几笔书人生。
一旁便是至善楼。宝玉不知怎的就呆了,径自走到“感恩”石前,喃喃念着“恩海无量”。刘姥姥在一旁也念起佛来,却只是:“南无观世音菩萨……”湘云捂嘴笑着问道:“何故都念起经来?”贾母却闭目缓缓地道:“想我昔日如何进得贾府,空活了这几十年,如今经享受如此天伦之乐!”凤姐儿因道:“老祖宗是行善积德,感动了上苍,理当享受天伦之乐哩!”宝玉此时却道:“万物于我皆有恩情,阳光哺育、雨露滋长、食品果腹,或动或静。若我们以感恩眼光看大千世界,定别有番风采。所有恩情皆始于父母,端茶倒水,便是感恩;在校学习,恩情则来自师长,日常问候,便是最暖的感恩;离家处于社会,恩情受之于国也,于学子,感恩便为学好知识以回报社会、实现理想。此石后‘至善楼’亦有‘上善若水’之意,‘感恩’亦不失为一种‘大爱’。”宝钗点头:“此言极是。”宝玉却在想若是林妹妹在此该是怎样的妙语连珠呢。众人皆因宝玉突然正经,吃了不小一惊,见宝玉说完此番后恢复常态也就不再追究。刘姥姥此时亦停止了念佛,只道:“小小石刻置于楼前竟这般别具匠心。老牛进园未耕地,到耕了心田了。”众人又是止不住笑,因是说:“这校园果真是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了。”
此番游后,宝玉不比常日活泼,脸上仍旧整日嘻笑颜色,未有觉察者。后世以四石聚齐使宝玉已有入空门之心,此悉后话,暂且不提。
有一首诗单道三明一中的好处:
初入校绿云扰扰,一见石求学志高。
“求真、至和”谆教导,金榜题名字字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