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身处波兰的好兄弟聊天,从新冠疫情在欧洲爆发聊到比特币今年疯狂的涨幅,从今年最低点的3月份,比特币一路从每枚5000美金涨到了如今的近2800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8万一枚,涨幅超过500%。他一直身处市场中观察,却因一犹豫而错过了这轮最大上涨,因而懊悔不已,感到痛苦。
我说大可不必,虽然你现在手头上确实有100万现金可以投资,你也知道比特币未来大概率会涨,但是很难买了就安心放个10年,甚至3年都很难。从2017年到现在,比特币的涨幅差不多是35倍,但是有多少人能从头到尾的持有住比特币没卖过?这实在太难了,中间的起起伏伏你都经历过,因此大可不必感到痛苦。他说是的,除非这笔钱是彻底的闲钱,否则真得很难。
于是我突然就冒出一句话: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来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印象里这句话是王小波说的,也有人说来源于叔本华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就可以买了比特币一直放着不卖了,因此也就不会错过这一轮的涨幅了。
曾经我一度觉得这句话无比正确,因为这句话暗藏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我痛苦,是因为我能力还不够,那只要我能力够了,我就可以不痛苦了。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是否定的,就是有很多事,你能力足够强,依然解决不了,也依然会痛苦。
还是拿比特币举例,假设你在2017年的12月份买了比特币,那时比特币价值约12万人民币一枚,在这3年里跌到过不到3万人民币,假设你信心十足的买了100万人民币,最低点时仅剩可怜的20万出头,这时你是什么感受?相信我,你一定会感觉更痛苦,即便不是痛苦自己亏了钱,也会愤恨自己为什么不在这个最低的时间点买入。
可是这是现实吗?越有能力投资中就越不会亏钱嘛?依然不是。因为投资中低买高卖的时间点都不是能力能确定的,换言之,运气占了更大的权重。无论你能力多强,哪怕强如股神巴菲特,在投资领域获得的也不过是每年21%的复合年化收益率。
所以我认为对痛苦更精准的表达是:
痛苦本质上来源于预期与事实不符。
好兄弟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他觉得他自己本可以吃进全部的收益。但其实这些都是事后妄想,如果买入后暴跌了,他依然会痛苦,因为预期依旧和事实不符。
说句题外话,据我观察天天身处投资交易市场的人是很难幸福的,因为每天都可能经历预期和事实不符的情况,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突然经历重大的预期和事实不符,如果这时不能自我消化这些痛苦,反而可能会把痛苦的原因归结于外界或者家人,造成更坏的恶性循环。
佛教将人生之苦分为七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前四种很好理解,每个人其实都会希望长生不老,不病不死,可是预期与事实不符。后三种中怨憎会指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然后是爱而别离和求而不得,都是预期和事实不符。
所以理论上避免痛苦的方法就两种,调整预期或者改变现实。
先从改变事实来讲,最有效改变事实的方式就是增强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想方设法逼自己向前,为的就是避免未来的痛苦。但是不得不说,增强自身能力这个行为本身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甚至会带来痛苦的事,因为人天性好逸恶劳,学习和成长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事,所以绝大部分人为了避免痛苦采取的方式是逃避/否认现实,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对改变现实毫无帮助。
不断进步的人会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傻逼,当发现过去的自己很傻就会带来痛苦,因而有人发明了一个词叫作“傻逼速率——成长越快的人会越容易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傻,因此总是不那么的舒服。
但是生活中,自然也有无数像生老病死一样,无论如何增强能力都不能改变现实的情况发生。那唯一避免痛的方式就是调整预期。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一直强调人生无常的原因,承认苦是常态,接纳了人生无常,承认各种意外都可能发生,所以生活就能更幸福一点。
当然,调整预期和增强能力一样都是修行,调整自己的预期,调整身边人的预期都是很难的事,甚至可能比增强能力更难,因为调整预期的前提是接纳现实,承认事实已经发生,自己无法改变。因此当痛苦发生时,绝大部分人为了逃避痛苦选择的策略是既不是调整预期,也不是改变现实,而是逃避/否认现实,这也是为什么人总是在不断自我欺骗,总以为自己只要当初做了些什么就能改变现实。
为了逃避痛苦而逃避/否认现实,也因为否认现实,在未来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不断地轮回已知的痛苦,不仅投资如此,感情人生亦如是,逃避/否认现实才是无数悲剧发生的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