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天猫超市买了50多块钱的东西,在最后结账的时候发现,满88可以包邮,于是为了凑单,又多买了40多的商品。买完之后一想,为了省下6块钱的邮费,我付出了更多的金钱,但是如果我没有凑到88块钱的话,内心就有一种亏死的情绪。
其实这是因为我很自然地跳进了管理这一切的精英们提前设计好的岔路口:
1.购买必需的商品(50)+自掏邮费(6)
2.购买必需的商品(50)+不必要的商品(40)+免邮
他们当然知道,大多数人为了享受包邮服务会掏出更多来“凑单”,也就是在免去邮费之后,大多数人也更加“心甘情愿”选购多余的产品, 因为人们会乐意去做有对比的选择。我们内心并没有一个能够衡量物品真正价格的计算器,至于到底哪一种更划算也没有确切的数字展示给我们,但是我们会通过对比两种选择来做出衡量。
最后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自己真是太天才了,简单的凑一下单,就可以省下“一大笔”巨款(邮费)。这种喜悦可能就是网购的乐趣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凑单免邮。
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一切都要回到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办法想象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我会非常聪明且巧妙地告诉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说当自己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经常晒出入各种高端场所的图片时,我们才知道自己也想要去这些地方;当我们看到广告上面喜爱的明星带着一款酷炫十足的帽子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也需要一顶帽子;当我们看到朋友耳朵上挂着无线耳机才明白自己的有线耳机原来有这么多的不方便。
所有的事物都会被我们拿过来比较,对比是一切的关键。最简单的一个实验就是如何判断自己的颜值,当你和一个普通人面对面交流后,去照镜子发现自己长得还挺好看的,恭喜你,说明你的颜值比较出众。当你和一个帅哥/美女面对面交流一段时间,照镜子后发现自己简直不能看,那么说明自己的长相就是普通长相。
优秀的人嫉妒更优秀的人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也就是设计出凑单这一选项的人们精明之处。实际上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商家们就会把运费算进去。只需要一个小“诱饵”,人们就会心甘情愿地跳进这个陷阱。
大家来想一下这样的情景,自己忙碌工作了一早上,早已饥肠辘辘,于是想要在中午点上一碗螺蛳粉,刚好自己的朋友也要点。巧的是今天正好有随机补贴,你拿了3块钱的红包,而你的朋友拿到了9块钱的红包。
那么此时通过这个对比之后,你会觉得自己3块钱的红包很好吗。明明是一次补贴,自己确实花了比平常少的钱来吃螺蛳粉,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自己亏了。
引用《纽约时报》的一个标题,富人现在嫉妒的是更加富有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人的工资都被视作隐私保护起来,毕竟老板可不想让除了工资最高的那个人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产生工资太低的情绪。
难以打破的怪圈
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人们通常会在买凑单88包邮东西的时候,想尽办法来避免邮费,而在买几千块钱东西的时候,反而不那么在乎邮费了。也就是说很多人愿意掏更多的国际邮费买一个从国外寄过来的包包,却在为十几块钱笔记本上研究包不包邮的问题。
这样的怪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打破,因为对比已经在潜意识中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和判断。
最后回顾前文中提到的小实验,大家可以判断一下自己的颜值,男士请看第一张,女士请看第二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