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高质量选择?1、选择前,添加和筛选必要的条件;2、选择时,用条件严格地筛选。
反观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纠结就在于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有太多的条件,或者没有任何条件,又或者有太多模糊不清的条件。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想买的东西就算是仅有一个价格区间,选择相对要容易很多,如果还有品牌要求,几乎就不需要怎么纠结了。最近我就体验了一把这种有价格与品牌要求的购物快感。而对于头脑中有注意力这个概念的人来说,购物更是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直接买经济能力范围内最贵的,虽然最贵的不一定最好,但从概率角度思考,最贵的要比便宜的好一些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拿手机来说吧,很多人买手机的时候对价格是没有准确的要求的,我就听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去买手机了,本来打算花两千块钱购买,但在挑选的时候,受销售员的影响,最终竟然买回了三千多的手机,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销售员先拿出你的心理价位产品A,说教一番,然后拿出一个价格略微高一点的另一个产品B,然后说出B比A好的地方,于是那个人就想反正也差不了多少钱,不如选择B吧!接下来销售员只需要重复以上步骤就很轻松的影响了顾客的心理价位,而那些比较优秀的地方,事实上那个人或许一辈子也不会用到。另外一个相同版本的例子是发生在购车界,听说那个人最终因为买的车太贵,挑各种原因去4s店想要退车,无果。这个过程中注意力、时间、精力、情绪的各种影响自不必说了,可能整个家庭的氛围都要受到影响。看,即使我们在选择前,有了筛选条件,但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不能坚定的执行,结果也是很麻烦的。
但是我们必然身处一个时时刻刻被影响的社会,销售员会影响你的购物决策,见面的对象可能会改变你的择偶标准,你身边的人会左右你的选择......如果因为意志不坚定,受环境影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怎么办?与其想着去改变不可能的,不如坦然接受,想办法让自己配得上那个东西,或者有能力去追求更好的。
如何才能找到必要的条件?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必要条件是不同的。还拿手机来说,如果你的目的只有一个打电话,那么最基本的老人机足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需求,比如QQ、微信、淘宝等,一部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智能手机足矣;可还有一部分人是手机拍照达人,那么对她们来说拍照功能显得弥足重要,所以对她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手机的像素。
对于怎样才算是必要的条件?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能够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如写作初期,必要条件是写写写;可是随着写作的深入,思考能力就显得更重要了,文章中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到了后期写对别人有用的文章是更重要的。在消费选择上更是如此,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林明樟老师在文章《薪水低,如何创造财富?》中提到过:
不要将自己辛苦存下来的钱全部都拿去上高单价的课程,例如我的超级数字力课程费用如果让你负担起来感到“压力山大”,那就真心建议:不适合你来上啊!
做选择时,只抓住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坚定的执行,或许就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生活中的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