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5783/5348d94bf10354fe.jpg)
1.休息、锻炼跟学习同样重要。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休息的时候,大脑进入Diffuse Mode(或者叫发散模式),这时会将专注时接受的信息与大脑中许多现有的记忆碰撞、结合,是大脑产生记忆的必经阶段,也是创意的来源;新的记忆是大脑中形成的新的神经元链接,这些链接是生理性的,也就是说,记忆其实是长在我们的脑子里的,使用越多,这个链接就会越强,而长时间不用,又会渐渐变弱,乃至消亡。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它会减缓神经元链接的消亡。让我们不那么容易忘记,所以,有健身习惯的人记性好。怎么样?这是个足够好的健身理由吧?
2.元认知就是观察自己大脑的能力嘛。系统A系统B、激活前额叶理性的自己来对抗被原始情绪和欲望控制的自己。很多有关个人成长的心理学书籍:自控力、Brain at Work、幸福心理学,都提到过这个概念,当然很重要啦。毕竟当今社会上,理性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人不断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激活自己的理性,去选择那些有长期益处的行动。通过冥想、兴趣、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很有道理,尝试过几天冥想,确实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兴趣更是可以在非常多的方面帮助自己成长。反思嘛,就是我现在做的事情,把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在大脑中做一个梳理,不仅是为了观察自己,记录下来也有助于养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好处多多。
3.计划是战胜感性的一种方式。很多人说,把所有事情都写在计划内的人,很无聊,生活需要留白,需要惊喜,需要跟随内心,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越说越文艺,也不怪社会上对于文艺青年的印象之一就是:不靠谱。因为有基本心理学常识的人-或者按照流行词说:元认知能力强的人,都知道我们那个感性的自己,难以完成艰巨的任务。我们本能的想要寻找更加轻松的事情去做,不想去面对压力,不想面对不舒服,以至于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很少被完成。计划是激活那个相对理性的自己,尽量让它来控制节奏,而之后,只需要跟随计划走就好了,是让意志力延续的一种方式。
而做计划不意味着没有惊喜和留白,因为满满的计划通常不是好计划,是很难执行的。好的计划本身就会为自己留有休息和调整的空间,以便去迎接惊喜。
4.价量之秤,就是要么薄利多销,要么定价高,价格和销量之间要寻找适当的平衡。从个人角度来看价量之称的话,我这么想:个人能够兜售的资源是自己的经验和时间,其中时间是一个巨大的限制,这部分成本不可降低。所以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要么提高单位时间的价格,通过经验为自己的单位时间提供尽量高的定位,要么利用工具降低时间成本,比如录制视频,写小说这种一次性的时间付出可以换取多次收益的方式,来获得量的增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5783/4ab2eab6913a6b8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