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学科带头人评审结果出来了。
我位列其中,我没有兴奋,也没有意外。因为,上报材料的时候,就是秉着一个平常心去参与的。所以结果是什么,不会在意。
但一路走来,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你只管好好耕耘,老天自然会回报你。
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对于大部分农村教师而言,是天花板,因为全市只有初中4个,夸张一些是千里挑一。我从不曾想过要达到这个目标,甚至觉得遥不可及。
记得1995年的夏天,我来到了母校陵口中学,担任两班语文教学和一班班主任。学校给我配了一个师傅,也就是我的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师傅对我严而有爱,第一年就带我参加吕城片的基本功比赛,至今依然记得上的是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也记得当时的对手,当然现在都在城区高中或初中任教了。
当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没有压力,那是骗人的,备课备了n稿,晚上躺着都想怎么上,凌晨醒来就再写一稿,没有百度查询没有大师磨课,自己想咋上就咋上,师傅不反对就过。对手是老教师,我就更加放松了,输了也不难为情,于是课堂中的我就放开了,让学生自己学,然后检测。一节课结束了 ,当时已暮色四起,室内评委们还在激烈的讨论中 ,吱呀一声 ,师傅出来了,一起的还有教研员包老师 ,“丫头,好好准备,到全市教研员会议上上节公开课”。一贯高冷的师傅也露出来了一丝笑意。
回到学校 ,校门口一块小黑板上 ,陈老师用苍劲有力的红色粉笔字写了:祝贺郦慧菊老师斩获一等奖。年轻的我,激情澎湃,一股自信油然而生。
教研员会议上一课之后,我被吸纳进了农村骨干培训班,四处学习,按照惯例,培训结束就是镇江市骨干。但可惜的是,从我们开始只是一张培训结业证书,骨干称号要从校级开始评审。我没有牢骚,心想那就一级一级来呀。
评审标准要什么,我就准备什么,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努力去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成,做到最好。要考试,我就认真复习,从不裸考,不提前交卷。2002年至2022年,历时20年,我终于成为了镇江市学科带头人。
现在想想,20年来,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只是在别人犹豫徘徊的时候,我坚持住了;我只是在别人停止不前的时候,我没有放弃;我只是在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我没有放在心上。
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不停止,一步一步往前去,我们终将遇到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