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学员日记(七)
2019年3月25日 何妍静/文
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不好看的东西未必无用。今天徐云老师通过《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教会了学生这个道理,给我们示范了一节中年级的阅读课。
徐云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课标中年级阅读课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徐老师采取的方法是用图片引入,确定文本类型,扫清难读字词,通读课文,梳理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让学生整体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指导朗读鹿自言自语的话,突出鹿“欣赏”鹿角而“抱怨”鹿腿的情绪。
在接下去的研讨中,大家就这节课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疏通课文方面,徐老师采用的是指名学生读一段,然后稍微点拨一下,再让学生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这样的问法,会让大部分学生感觉到为难,方法重复,如果课前已经读过文章,更不可使用这样的办法。那要怎么办呢?今天学习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出学生意想不到的假设,让学生在把握全文后还能更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例如这篇《鹿角和鹿腿》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鹿欣赏什么?”“鹿角听到鹿的赞美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鹿腿听了鹿的话又是怎么想的呢?”这样能提前对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接着,让学生发现包含寓意的第七段,提出假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这故事不出现狮子,能不能有第七段的结论呢?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出示一段话让学生填空:鹿一开始欣赏( ),不欣赏( ),后来才知道美丽的鹿角竟然是( ),太细的腿竟然( )。还有一种方法很有趣,以文中不同角色的角度切入,去概括。例如这篇文章题目是《鹿角和鹿腿》,教师可以提问:题目讲的是两个人吗?鹿身上的两个部分有什么故事呢?以鹿角和鹿腿的角度说说发生的故事。
在之前宋导师分享阅读课要怎么上的时候,提出要让学生意想不到的,但是感觉有点不能明白,通过观摩前两天宋导师执教的《维生素C的故事》和今天的评课意见,有了一个大概的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27685/2cfbb4621ff381d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