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记)大学之精神

(杂记)大学之精神

作者: 蹦跶的左小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14:15 被阅读0次


在加拿大看到的学校,都是没有围墙与门的。

——这与国外大学的源起有关。大学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存在的。而中国的大学是在有了城市的架构后往里面再加的,所以是画一块地作为大学,有围墙。

最早的大学有三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和神学院。这三大学院是基督教欧洲人民人为最重要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场所。所有的人都会生病,所有的人都会遇到社会纠纷,所有的灵魂都需要拯救所有的人都徐需要考虑死后的问题。这三大学院是为了满足基督教迫切的社会需求所设立的三大学院。欧洲大学之所以是人类文明史上巨大的制度创新,在于他们并没有把大学办成只有这三类人才的培训场所。即他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理想,尽快培养律师和法官,而是他把这三种类型的培养奠定在恰如气氛的文化基础之上。即大学的入学者首先不能直接进入这三大学院学院,必须进入基础学院学习,称为艺学院。艺学院就是古罗马的一些艺术,主要是自由7艺,由文科3艺和数学4艺构成,文科3艺就是文法、逻辑、修辞,数学4艺是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为什么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为什么不直接进入三月院进行人才培养高强度的培训、回炉,而是要先进基础学院学习呢?这就是大学非常高明的制度假设。他认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人才,你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人性培养的过程。艺学院,自由7艺,目标就是要先培养人。又大学的出现本来就是希腊学术复兴和大翻译运动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因此当时的人们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要经希腊学术的训练。所以艺学院就成了基础或者基本学院。其实就是本科。

中国大学的本科之意,是undergraduate。最早是蔡元培提出的,他认为文科、理科是基本之科。根据欧洲大学的制度设定,你要在艺学院毕业后,才能进入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接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三大高等专科学院是不能颁发学士学位的。从西方的一些著名高等学府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哈佛学院的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医学院./都没有本科生,去哈佛读本科生的,都是进入哈佛学院。相当于中世纪大学的艺学院。这些人出来后才进入商学院、法学院。中国则出现了很多的医学本科生。。。这完全不符合古典欧洲的大学精神,也不符合中国早期的大学精神的。这显然是受到52年调整苏联的教育体制影响,吧大学生一步到位当做人才来培养,而不是当成人来培养,再培养专业方向。

大学的基本架构,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使得欧洲人才的培养都基于非常扎实的希腊学术之上,正是大学这样中世纪特有的教育制度,完成了希腊学术向基督教的全方位的进入。这是大学非常重要的功能。 

相关文章

  • (杂记)大学之精神

    在加拿大看到的学校,都是没有围墙与门的。 ——这与国外大学的源起有关。大学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存在的。而中国的大学是...

  • 大学之自由——我与川大

    陈寅恪提出大学的学术精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思想的自由才是对大学之自由的最好诠释。 曾到过一地的大学,...

  • 我的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大学之精神在于自由的灵魂,学的精神。

  • 夜聊斋·杂记

    墨记·日歌(贰佰柒拾贰·2019.5.11) 夜聊斋·杂记 1 肉体问:为什么要有精神? 精神问:为什么要有肉体?...

  • 《西京杂记》评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西京杂记》小考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大学杂记

    前言 时光匆匆,夏日炎炎。第一次迎接学弟学妹,看着他们脸上的朝气。仿佛高中毕业也就在昨天,我们也是这样懵懂与忐忑不...

  • 大学杂记

    最近有些乱,随笔写下一些话 ① 早些年,在我的初中高中时期,还是挺喜欢装帅耍酷的,其实对于这样的行为在现在说来叫做...

  • 大学杂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然觉得自己适应一个人的生活了。 宿舍一共四个人,有两个人是云南本地人,一个是我的老乡。在...

  • 人类精神杂记

    关于大脑 你现在看到的以及正在想象的,都是你体内数以亿计的神经不断工作的成果。假如把你的情绪比作一锅汤,那么其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大学之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cb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