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if !supportLists]1、[endif]Josh Waitzkin国际象棋全美冠军、太极世界冠军,后又转练巴西柔术。在《学习之道》中可以看出来,他对国际象棋深入理解后,在学习太极时也很有启发,同样学习太极又反过来对学习国际象棋也深有反馈。
其实学习有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具体来说,我认为深度更重要,佛家就有“一通百通”之说,但深度往往也会存在瓶颈,这时候广度经常会有所启发。这其实涉及到学习方法的问题,广度可以建立大脑内知识点的联系,从而促进更加深入的记忆、理解知识点。
一、坚持反思—进步—反思:
作者从12岁起就开始写周记,记录学习国际象棋的心得,后来学习太极时也一直坚持。关于这一点,其实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质量,就像我现在写读书笔记一样,我是从一种“以教促学”的角度来写的,假想我这篇读书笔记是要用来指导别人的,这样我才会努力完善内容,并确保简单便于理解。写周记,或者写日记也好,重点在于要反省,如论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可以三省、四省、五省甚至更多,比如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里就提到,他就是阅读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后通过7个甚至后来更多方面来坚持写日记。
二、指导他人的方式: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他孩提时,下棋很有天赋,很厉害。但是真正走上职业化道路,要感谢他的第一位老师:布鲁斯。因为布鲁斯,不会强行要他改变他当时的错误想法,而仅仅是引导,不会自认为是权威。“每当我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是否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呢?有没有考虑过不同的布局顺序呢?布鲁斯不会一味的庇护我。”
三、学习心态: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受父母和老师影响,属于“整体理论”的孩子,倾向于这样的言语:“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失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而“渐进理论”,或者说“学习理论”的孩子则更倾向于用这样的句子:“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采取“渐进理论”的小孩子倾向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遇到挑战时,倾向于采取“掌握取向的反应”,而不会简单地采用“无助反应”。
举例说明下,对于“整体理论”而言,当一个小孩数学考得好,父母会说:“恩,儿子真棒!太聪明了!”,接着下次小孩语文考得差,父母会这样说:“你这是怎么回事?不认识字了?”或者“你妈妈我就从来不喜欢看书,很明显,你也一样,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干不了这个。”而对于渐进理论而言,当一个小孩作文写得好,他的老师会这样祝贺他:“哇,干的真好!你坚持努力会成为很棒的作家,继续加油!”而如何数学考砸了,老师会这样说:“下次更努力点,你会考得很好的。课后无论何时,只要有问题就来找我,我会和你一起努力的。”这样小孩就会把成功跟努力联系起来,并感到,只要努力,任何事都可以做好。
四、如何面对挫折: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而真正的难题在于,面对挫折,如何长期保持这一视角,这一点也许就是学习最大的障碍,也是学习的艺术。
千万不能落入假的渐进理论,比如用“过程至上”理念,或用“我根本不在乎结果”这种借口来掩饰失败。不要自诩已达到“无我之境”,只关注学习、不在乎结果,这只是不敢直视自己的借口罢了。真正的渐进理论,是针对努力做出反馈,书中以一个叫丹尼的小孩学象棋为例这么说:
丹尼妈妈每天应该针对丹尼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做出反馈,这样她就可以帮助丹尼建立一种“过程第一”的理念。她应该表扬丹尼的专注、这一天的努力练习以及所吸取的教训。我们经过辛勤努力而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功,这时我们就有权享受成功的美妙滋味。在作者看来,关键要意识到成功的美妙只是瞬间的感觉,深呼吸之时就慢慢飘走了,关键是要吸取此次经历教训并向下一段旅程迈进。
当丹尼失败时,问题就棘手多了。首先,妈妈不应该说这没关系,因为丹尼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有关系,这种谎言只会让他更加痛苦。如果没有关系的话,他为什么还要努力去赢呢?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去练习?因此,理解才是第一步。她应该告诉丹尼,伤心一点没关系,她非常理解他、也非常爱他。失望是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丹尼平静下来,她可以问问他比赛的状况。他是不是分心了?是不是犯了连串的错误?是不是太自负了?或者是没有耐心?是不是因为对方讲脏话等受到影响?这样丹尼就会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认识,他会在心理上更趋成熟,对坏习惯也更加敏感。
我们需要勇敢出发,全力以赴,胜不骄败不馁。事实上,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便无法从挑战中有所收获。成长源于对决的那一刻。唯有推动自我,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我们才会收获,才会进步。
我们来看看作者自身是如何面对挫折,并以此来成就自我的!
在作者夺冠的上一届太极比赛时,是他第二次去台湾参加太极比赛,被一名强劲的对手,也是最终的冠军陈则成打败,最终只获得了铜牌。距离下届赛事有两年时间,作者在比赛结束回到纽约就先开始身体恢复和心理训练,并研究比赛录像,这使他意识到了第三名和第一名巨大的差距。
作者因此找到了一位和陈则成体型接近,同时也属于攻击型的选手作为陪练。通过不断的练习,作者逐步意识到可以采用压制对手的天赋的措施,而这需要依靠对对手目的性的高度敏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作者不时会有一些灵感性的创造性举措来赢丹,然后通过研究录像,他把这种创造性逐步固化为技术进步。就这样作者最终依靠灵感时刻的收获,固化了自己的杀手锏,胸有成竹的赴比赛。虽然最终对战是是一名比陈则成更厉害的选手,但作者依旧获得了冠军。
值得一提:想到创造性,它总是有某些基础的,我们得有自己的知识基础。
五、学习方法:
作者提到他学习国际象棋时,不是直接从完整开局开始。教练布鲁斯以一张空白棋盘开始,先重点放在王和对抗王的兵上,慢慢的,作者对王的威力及兵的微妙作用有了很好的感觉。然后,用了很长时间研究车、象、马残局,探索作者从来没有遇到的棋局的应对原理。这种学习方法让他认识到每枚棋子的精微与美妙之处,慢慢的对“如何把常识转变为创新性想法”有了新的理解。
所以,学习要从底层开始学,要学客观规律、本质原理。其实正如作者所说,这就好比金字塔,只有基础牢固了,随着不断的练习、理解、创新,金字塔才能慢慢搭上去,最终才能摸到别人摸不到的金字塔顶端的云彩。
六、“划小圈”:
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千万不能一直追求新事物,不停的愉悦自己,当没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时,我们就会感到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们就去寻找新的书籍、新的杂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像是浅水里的小鱼,不知道下面还有绚丽的海底世界。论语不是说吗:“温故而知之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当成长到了一定程度后,真正的成长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而不是一味求多、求新。作者以自身实例说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他把此称之为划小圈。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
七、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让我始终稳步前行的是我对学习的热爱,这在我6岁时第一堂象棋课上就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上了根。”
要保持对学习的热爱,我认为重点在于及时反馈。成功了有正向反馈,享受喜悦,享受赞扬、享受肯定;失败了,心态摆正,吸取教训,期待下一次挑战。
八、软区域:
在行为训练中,首先我们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
作者提到两个比赛对手,一个是在他对决过程中陷入思考时,对手会用棋轻轻敲桌面,影响他思考的节奏;还有一个就更缺乏道德,直接在桌子底下踢他。面对这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要心平气和不受影响,甚至反过来让对方因措施失败而受影响、变得急躁、冲动,这就是将其为我所用了。
硬区域指我们工作、学习时不能受打扰,要求有一个适合的环境让你正常工作。比如现在我写这篇读书笔记时,如果不停的来电话、信息,我可能也会比较难以静下心来,这就是进入了硬区域了。软区域则是弹性十足,静静的、高度专注,看起来很放松,但精神世界却激流暗涌,让柔韧的草叶,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以顽强的生命力幸存下来。
作者提到古印度的一则寓言,就是有个人想要步行穿越布满了荆棘的大陆,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铺一条路,征服大自然;二是做一双草鞋。做草鞋是他内心的解决方案。像软区域一样,他不是将成功建立在一个“服从于他”的世界,而是建立于才智的准备与坚韧的意志力之上。
这需要练习,不断寻找新方法,让自己在心理上越来越刀枪不入。当感觉不舒服时,不能直接按照本能去逃避,而是要勇于面对,淡定对待。这一块可能确实比较难,需要强健的身体状态、坚强的心理能力,不过这一切都是锻炼身体、阅读经典书籍可以带来的。
九、漩涡效应:
作者提到亲眼见证的一个场景:“有个女孩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声音开得很大,身体不时随着音乐轻轻摇摆;由于没注意交通状况,她在路口往前踏了一步,结果一辆自行车冲了过来,还好那位自行车主在关键时刻刹住了车,但是还是轻轻了撞了下那个女孩。但是如果这个女孩能及时回到人行道上了,也许这就仅仅只是个小惊吓,然而这个女孩却是转过头来咒骂着那个快速瞪着车离去的人,结果一辆出租车快速的开来,将女孩撞得不省人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旋涡效应就是在犯了一个错误或者失误之后,我们经常情绪受影响,接着犯下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错,最终导致失败。而其实输赢之间的距离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连续犯错,也许对手的一个小错误立马就让你反败为胜了!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从书中作者的写作习惯就可以看出来,他经常用生活案例、故事、其他书籍知识等来比喻、形象化自己理解的知识。其实这是一个学习技巧,在《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杨)一书中就提到过,要用整体性方法学习,建立联系对象,联系对象越多,记忆越牢固、理解越深。
十、化困境为优势:
作者提到他太极比赛中右手骨折了,但是他没有选择无所事事的休息。而是乘机练习左手的的各项技巧,最终甚至只靠左手就能抵制对手的双手,正如作者最后说:“最终我的右手感觉好像就是多余的奢侈品一样。”一旦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困境阻转化为优势——称之为“内在解决措施”——我们能够注意到那些促成有用的成长或是带来表现机会的外部事件,即使这些事情没有真实发生,我们也可以吸收这些事件的成果。这样一来,困境就变成了激励创造性的一个无穷的源泉。后面作者提到化情绪为力量,归根结底,成功的唯一方法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
十一、激发最佳状态:
等待不仅仅是等待,它还是生活。在等待挑战或者其他历史性时刻时不要过于紧张,要有措施克服,从而集中精力。书中列举了一套他人的固定修炼措施,从而可以在随后关键时刻集中精力,并且通过不断强化,这些措施可以不断简化。原理就是这些固定修炼与之后的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心理联系。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形成自己的修炼措施,比如连续深呼吸几次、洗个冷水脸、全力冲刺50米等等可能就是你的放松措施。
十二、其他资源:
①本书,提到了电影《王者之旅》(searching for Bobby fisher)又译为《天生小棋王》,介绍了作者的学棋之旅。
②书中还提到《压力与恢复》这本书,恢复与生理有着明显的关联,心脏血管间歇性训练对你快速释放压力、从精神疲劳中恢复过来的这种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我们健身,一般就是连续做3组,每组保持45秒左右休息,每次差不多精疲力尽,这种效果最好,身体也恢复最快。
③书中还提到《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一书让人振奋不已,从最世俗的经历中提取纯粹快乐的本领为作者展开了一个新世界。
2017年8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