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一路爬坡,刚刚行驶到海拔3000米的高度,前方天空已呈现出黑压压的气势,回头望,透过车窗,却是一片明亮的蓝天和洁白的云朵,那是刚才驶过海拔1800米的江边。
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气候已是截然不同。
车子在一个废弃的观景台停下,只有几座白塔孤零零的矗立在路边。
推开车门,就能感觉到阵阵凉意。比起江边的滚滚热浪,惬意了许多。
一根烟还未抽完,轰隆隆的雷声已在耳边炸响。真是离天空越近,雷声越响亮。
接着雨滴落下来,赶紧钻进车子里。再往前行驶,大颗大颗的雨滴夹杂着小冰颗粒砸在车窗上,视线很快模糊,雨刮不厌其烦地摆动,车子慢慢腾腾往前行驶。
旁边驶过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两个人戴着头盔,披着雨衣,车后座挂满了东西。雨水中更是艰难前行。
离得近时,我看到车牌号居然是省外的牌照。不禁心生佩服,能从这么远的城市自驾摩托车到这里来,跨越几个省份几座城市几千公里,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一路向西,我们看到有很多来自省外的车牌照,有粤、川、桂、赣、陕、渝、鲁...,对了,我还看到还有东北的,从大东北到大西南,这可真远。
自驾车络绎不绝,但自驾摩托车还真是很少见。这一路风吹日晒,其中多少艰辛,真是不敢想象。
又行驶了约有三公里,雨越来越小。这就是明显的十里不同天,相距不到几公里,一段路大雨倾盆,一段路细雨菲菲。
远处的山上有一片一片的田地,就像棋盘,一个方块连着一个方块。嫩黄色连着豆绿色,又连着深绿色,不知道种的是什么,远远看去,只觉得颜色排布的真好看。
山坳是一个不大的村落,白墙灰瓦。半山的草坝上散布着一只只白色、黑色的山羊,视线所到之处像是点缀在绿毯上的星星。
不禁又想,住在那里的农户为了生存,在这么高的山上种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又何其容易。
再往前行驶,公路的两边是视野宽阔的草坝,零零星星缀着黄色的野花,藏式的土房,青稞架,低着头吃草的马,黑色的牦牛,好一幅悠闲自在的画卷。
还记得以往经过这里时,正是狼毒花最灿烂的秋季,原野上满目都是红色的狼毒花,吸引了很多暂时停留的车辆,摄像机,照相机,手机,快门不停地闪烁,远方来的游客争先把带不走的美景留在记忆里。
而现在,湿漉漉的空气里多了几分安静,那些牛儿羊儿马儿无人打扰,更加用心的啃食属于它们的那一片草地。
再往前,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灌木丛,那是高原特有的植物灰背杜鹃。若是六月份路过此地最好看了,因为那时正是杜鹃花开放时节,漫山遍野都是粉色、淡紫色,美极了。
一路向西,离天空越来越近。忽然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又是一年没有回来了。
久违了,我曾经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