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处可见的质疑

随处可见的质疑

作者: Esther_Zhou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2:57 被阅读0次
私下关系不错的小伙伴都会觉得我在正常的社交距离里,很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也相对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然而,有一点始终克服不了。最为亲密的人给出的批评,总觉得像指责,让我有内心的受伤感。对方的一些小意见,往往会引起金融海啸一般的连锁效应,感情被伤害自不消说,关系也容易不稳定。针对某一句话,钻进牛角尖,再也出不来是常见现象。巡视一周,发现并不只我一人有此困扰。与小伙伴讨论之后,有了如下建议。
细究起来,在面对关系最为亲密的人时(比如父母),状态更为松弛,也更容易出现肆意任性的局面。
然而,对于比较没有安全感和自信的人来说,亲密之人的肯定是重要的。当亲密之人发出一些没有那么正面的评论时,潜意识会出现这样的担忧:
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对方这样说我是不是代表她因此讨厌我?她这样说是为了伤害我吗?我在她眼里原来这么糟糕?我最在意的人为什么反而不能理解我?
与之对应的,陌生人的批评判断相对来说倒更好接受。因为知悉,“对方给出的判断并不是真的,无需对此而负责。”
任何一段美好的关系其实都有潜在风险,亲人也是。有一部分认同感在无形中由你自己交给了对方。信任被带走,但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反馈,此时会失望愤怒不解,心理上的压力与之共生。
有趣的却是,越亲密的人才越敢于互相伤害。能准确踩住你痛点的人,往往不是敌人而是身边那个人。如何去看待这些批评也好建议也罢,调整好心理预期,是个小关键。
(在人品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家人朋友恋人给出的建议也并不一定准确客观,依然可能会引发以上提到的那些恐慌。但却是可以化解的,只要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伤害,即使说错了又何妨,再怎样也是亲人是希望你好的人。何必处处计较彼此为难?若是对方说的点,真的戳痛到你,让你不知道自己是否该调整,如何去改变,可以试试理智拨开情绪云雾。
把这件事中自己的情绪和对方话语中的情绪同时拿开,单纯评判对方的建议,再决定要不要听从对方的建议。适当的远离“情绪的犹疑”,既能把握住自己对于局面的失控感,也能掌握住事实,从而不被伤害。这一点对于工作来说,也尤其重要。
总的来说,人容易被潜意识中的“事实”所伤害,却忽略了对方的实际动机。若是希望你好,又何必太在意表达的方式?若是真的不希望你好,又何必太在意此人的想法?

相关文章

  • 随处可见的质疑

  • 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看了篇名叫《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的文章,满篇的寂寞和空虚,满眼的质疑与抑郁。 不知从何时开始,随处可见这样的文章,也...

  • 行走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来自宇宙的礼物:《星星旅人》

    追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追寻模式随处可见。追寻是一场探索自我、领悟生命的漫长旅途。追寻的过程,即质疑与...

  • 我看《隐入尘烟》

    好多网友都在质疑拍的太假,这不可能是中国农村现状。然而,在山西的农村里,随处可见跟电影里一样的场景。 我出生的农村...

  • 随感:被质疑的质疑

    嘘,别出声 不要问为什么…… 不要问馅饼从哪里来 也不要问馅饼 是否包藏了祸心 馅饼,就是馅饼 只需好好品尝 甜甜...

  • 随处可见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世面,体验他们没体验过的人生,到头来...

  • 幸福快乐愚愚钝钝过一生

    以前啊,总是把学有所成去质疑这个世界!质疑宗教,质疑政治,质疑神学,质疑元首,质疑人性……后来…“为什么我要揭这个...

  • 随处可见的礼物

    20170714,今天看到了奇迹,儿子的伤疤全好了。昨晚回来,同学妈妈看到也说好很多。我当时还没在意,感恩有你!我...

  • 随处可见的悲剧

    此时已是夜深,狗都已经停止了吼叫沉入了梦乡。可是两个黑衣人在熟练地撬动着保险窗,竟没有丝毫的声响,只听到细若游丝的...

  • 随处可见的自己

    我有很多很多的愿望,不过还有更多更多的愿望还没来得及想,不论是看中的小物件,喜欢的衣服,漂亮的包和帅气的运动鞋,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处可见的质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hs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