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测试以后,针对孩子们的一个个易错点一直在思考课堂上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孩子能够牢牢记住一些易错的点,如一些生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运用等等,但是利用之前的常态教学感觉作用不怎么大,还是出错,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反着来教学?这周的语文课,我尝试着组织了这两个知识点教学。
案例1:“找”的书写指导:
一体机出示“找”,接着我在田字格中书写,将找加了一笔:撇,告诉孩子们说,“找”加一笔就是“我”,认真的孩子开始反驳我,说这俩字如何如何不一样,我故弄玄虚,说:“我没有出错,你们平时就这样写的。”这时候我发现平时比较粗心大意的孩子也开始关注这俩字的区别,这时候我请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宇菲上台给大家指出这俩字的不同,宇菲很认真,指出:“我”的第二笔是长横,而“找”的两横是分开写的,两笔完成。
接下来,孩子们针对这个易错点,认真观察,用心书写,“我”的书写基本上没有问题。
案例2: 扩句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
小鸭子开心地在小河里游泳。
这是语文园地六中的一个知识点,考查孩子的扩句能力,上次段考也考到这个点,出错较多,这次又再次进行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我仍然采用反例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自己来梳理问题,找到错误的点,尤其是班级中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的孩子,他们应该是我们课堂提问的主流。通过读句子,孩子们找出:第三个句子地点错了,应该是池塘里,而不是小河里,随后,我问扩句应该怎样做?大家讨论一下,一会儿梳理一下要点。五分钟之后,晨祎说,扩句是句子要慢慢拉长;诗茼说,扩句第二个句子是在第一个基础上扩写;梓轩说,扩句第三个句子要在第二个句子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地点,也不能改变人物。接着,大家对这一组句子进行了修改,将地点“小河里”改为“池塘里”,出错的孩子并对照自己的问题进行修改。
这两个案例只是一种尝试,可能备课不够成熟,也没有理论支撑,只是想稍稍改变一下授课的模式,尤其是教学中一些关键点和易错点,放大这些错误点,反着来组织来组织教学,把问题抛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总结,反思,梳理要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愿我能再多一些思考,让课堂再灵动一些,有趣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