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坛经·行由品第一5》

5《坛经·行由品第一5》

作者: 朱红东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05:52 被阅读0次

    【原文】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乃问曰:“米熟也未? ”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浅析】

    1、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初学并非不懂,只是不知道自己懂罢了,所以既使自己读经早,亦千万不可轻视初学,否则会闹大笑话。

    2、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1)毛主席有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高贵低贱只是他人贴的标签,不做数的。

    2)下下人,社会最低层的人,可以说是最绝望者,无所想,没有别的选择,反而更易回归本心。

    3)上上人,荣华富贵垂手可得,选择的机会无数,反而是多则惑。

    4)智慧长于民间,困顿磨砺绝望挣扎,没法住相,所以困而知之;坐享其成、顺风顺水,如温水煮青蛙,不利于开悟。

    3、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或者”好学若饥,谦卑若愚”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永远虚、卑,永远内心做一个下下人,谦卑之人。永远承认自己不行,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人民群众的一员。千万别端着!人为即伪,装!

    5、读经就是在读我们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真实生命经历放进去,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心灵复盘,这样才能得启发,有意义。从而活得不粗糙。

    6、若轻人,既有无量无边罪:禅宗最基本思想之一。无论大树小草,皆和光同尘,虽然不一样,但每个都有其活着的空间,平等相待,不分别,卑己而尊人。此言很重,亦有上纲上线之嫌。

    7、惠能大师偈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与神秀的针锋相对。神秀的偈是要在尘世保持绝对的干净,而尘就是烦恼,本来尘世,何处不烦恼,执著于净相。

    2)我们是人,不是动物,只有自我接纳,接纳尘世,才能在种种烦恼中修菩提心,不住,与烦恼共生,甚至把烦恼当养料,师资。

    3)此偈高于神秀,但亦未达究竟,还是执著于空,只是不住相,是“应无所住”,但是把空也空掉,才能虚静生慧,生般若智,“而生其心”。

    4)所以五祖才拿鞋擦掉,说“亦未见性”。佛门不打妄语,擦拭就是把这个空亦空掉。当然更是对惠能的保护。

    8、修行三境界,第一层,神秀大师,勇猛精进,非常有目标;第二层,不执著于相(目标);第三层,对不执著于相这个空也空掉

    9,打个比方,如莲花与污泥的关系,第一,莲花干净,污泥脏,要尽量保持自己的干净;第二,与污泥共生,不嫌弃,丢掉脏、净分别心;第三,污泥是养料,是莲花的资粮,莲花从污泥中才能长得更好!

    10、潜:潜字太妙,一个堂堂五祖,要见一个行者,尚要如此避人耳目,可见佛门亦是江湖,所以读经,一定要自行体会。一个字便知当时衣鉢之重要,环境之险恶。

    11、腰石舂米: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善哉!身体极为弱小瘦矮,只好如此。

    12、米熟也未?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1)如打哑迷,真精彩!

    2)筛拿掉竹子头即师字,高!早已准备好,只求师傅来开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3、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如孙猴得法,心领神会,三更半夜到方丈室。真是高手过招。

    14、五个何期,言下大悟: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自性就是自本性,人之天性,良知,也叫佛性,人人具备,内藏宝而不自知,根本不用向外祈求。

    2)本自清净:神秀亦认可其干净,但在尘世总要落灰尘,要擦;而佛性本有自净能力,当我内省、觉知,专注于当下时,心就干净了。否则,擦灰者是谁?难道是上帝吗?其实这条亦暗合老子的“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人静下来心来,按下暂停键,一切明了。

    3)本不生灭:平时的心是假心,是业识,念头、私心杂念,行出来叫业力,或叫冲动、上头、莽撞。

    4)本自具足:正念自身圆满,充盈天地,如浩然之气,万物皆备于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道中人一起有吉祥;和内心无正念者,邪恶者同行有凶险。做人做事直心而行,简单大气,别太多瞻前顾后,否则,私心杂念多时,吉凶难卜就不划算了。要坚信自己的自本心,自本性。

    5)本无动摇:任何时候,再大的困难挫折,人生无论顺逆、苦乐,千变万化,都不足以撼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真理不在外面求,就在自己的本心里。反身而求,快乐无比。

    6)能生万法:法有两层含义,一指万事万物,二指佛法。生,表达、呈现。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指向我们的自性呈现。境由心生,真实不虚的外界事物皆由自己的本心呈现。

    15、善自护念:悟了之后还要不要修?

    1)要!时时复盘,叫护念,以从前和今天的日用常行去印证、验证。

    2)修行分两块,一是诵读,同时有大善知识开悟、启示、启发,期待有朝一日内心有所触动,此为解悟。

    3)其二,本就合道,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一也,再去诵读,共修,此为证悟。

    16、学道、悟道、立道、权道,修道,五阶段。广度有情:该干嘛干嘛,去尽好自己的职责。

    17、偈句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1)前两句说有,惠能是有情种,种下去会有果出来。

    2)广度有情,心法不会断,种下了就没你什么事了,该圆寂是了。此时你已无生无灭。

    18、法则以心传心:从六祖师,以心传心,不再传衣钵。自佛祖始都是如此传心法的。达摩初来怕人不信才传衣钵,后来的衣鉢反而起争端,止汝勿传。

    18、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两广之间传法。告诉他的驻化之地。这就是神通。后来每一个祖师传心法,开悟弟子必说八个字,点明归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坛经·行由品第一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k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