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忻儿童心理
依恋理论在发展心理学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我以前陆续介绍过一些。现在把它们都整合到一篇文章里。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Bowlby的依恋发展阶段
Bowlby最初研究二战以后英国儿童的心理问题,这些儿童在战乱中失去家庭。通过在医院,孤儿院,nurseries(托儿所),及其他来源的资料,发现,孩子早期与母亲分离,会怕到发狂的地步,大叫,大哭,发脾气,企图逃离周围的环境,然后陷入绝望;如果这种分离继续,没有建立其他新的稳定关系,这些孩子从此对他人很漠然(state of indifference disattachment)。
Bowlby受ethological studies (行为学研究)的影响很大,他认为依恋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平衡婴儿对安全的需要和对探索经验的需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之前写过的文章,独立性的发展不是自己玩,自己睡觉)
他认为(1969)从0-2岁期间,依恋的发展经历了4个比较宽泛的阶段,最终达到“母亲-婴儿之间动态的平衡”。
1, 前依恋阶段(preattachment phase),0-6个星期。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但是,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并不能造成任何不安。
2, 依恋形成期(attachment-in-the-making phase),6个星期到6-8个月。婴儿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不同,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
3, 依恋明确期(clear-cut attachment phase),6-8个月到18-24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种依恋关系是互相的,婴儿感觉离母亲(或者他的依恋目标)的距离太远;或者母亲(依恋目标)发现孩子离开自己视线,都会感到不安。这里强调的是互相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两者之间的平衡。
4, 相互的关系(reciprocal relationships),18-24个月及以后。这期间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在上个期间,母亲起到平衡这种关系的主要作用。而这个阶段,双方都有调整和平衡的作用。这种关系在人类中,会持续好几年。
(插播一句,父母不要觉得分离焦虑只有孩子才有。其实父母自己也有啊,孩子上幼儿园,对孩子心理的冲击固然很大,看父母的各种担心,焦虑,对父母的心理冲击何尝不大呢?这种依恋的关系是互相的,而且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仍能保持安全感(helps children to retain feelings of security)。
动物实验的证据
从伦理角度,我们不能拿人类来做这样的实验。Harlow及其同事通过幼猴进行了一系列的剥夺依恋的实验(幼猴也很可怜有木有?!!)
其中一个实验(1959),8个幼猴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关在单独的笼子里。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绒布和泡沫橡胶做成。4个幼猴从铁丝妈妈那里获得乳汁,另4个从绒布妈妈那里获得乳汁。从营养上来说,这两组幼猴的重量增加速度一样。
165天的实验发现,幼猴明显选择依附于软布妈妈,即使它从钢丝妈妈那里获得食物,它吃完了立刻回到布妈妈那里。所以Harlow (1959)说:很可能母亲提供的身体接触和comfort对婴儿形成对母亲的依恋至关重要。
另一项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实验者在笼子里放了个敲鼓的机械玩具熊。吓坏的小猴飞扑向布妈妈而非铁丝妈妈。而这只小猴是从铁丝妈妈那里获得乳汁的。当小猴在布妈妈那里平静下来,才大胆地打量熊,有的甚至离开妈妈靠近熊(好奇是天性啊!)。显然,布妈妈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课间休息的小结
最初,弗洛伊德说,依恋的出现是需要满足各种驱动力。
而动物实验和bowlby的研究都说明,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父母。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 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插播一句,弗洛伊德的学生艾里克森Erikson后来淡化了本能的驱使,也强调社会和文化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他强调孩子是主动的,积极地去寻求适应环境,而不是被动的,消极地被本能所驱使,被家长所塑造。
他对儿童的成长8个阶段的的理论是描述性的,其中,0-1岁,这个阶段的成长危机是,basic trust vs. mistrust,这个阶段,婴儿必须学会信任照料者,相信照料者会满足他的一切需要。如果照料者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或者对婴儿有抗拒,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无法信任。这和以后的attachment theory很相似。所以你看书的时候,最好把不同领域的学者,写的相似的原则联系起来。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相似的原则,这些原则大致上是靠谱的。
我在这篇文章里:宝宝哭了,抱还是不抱?—— 说说安全依恋 | 文章:
我说,父母对婴儿的需求,要反应及时。有的父母说,孩子哭一哭,不要紧,锻炼肺活量了;或者让孩子自己睡,培养独立能力。可是,你们要想一想,你们面对的是多大的孩子,不要把对3,4岁孩子的要求拿来要求1岁以前的婴儿。)
关于依恋理论,实验的介绍就先这么多。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对婴幼儿做的依恋实验和依恋的类型,以及对依恋模式的影响因素。
---------- 我是耐心的分割线-----------
陌生人情境实验
上次讲到被剥夺母爱的小猴喜欢布妈妈,Harlow实验室发现,皮肤的接触虽然很重要,但是,光靠皮肤接触对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够的。
那些幼猴长大以后,在群体里面,要么对其他猴子很冷漠,要么显得攻击性很强。
如Bowlby所说,依恋关系是个互相的关系,玩具妈妈不能以声音/身体语言和小猴子沟通。本来是一个双向的关系,在玩具妈妈那里,变成单向关系,只能由幼儿来调整关系,所以,它们无法形成正常依恋关系,无法健康成长。所以依恋理论认为,正常的社会性互动非常重要。
(插播一下,那些曾被隔离的猴子,实验者通过把2-3个月大的小猴子放到他们的笼子里,这些小猴子坚持和隔离受创伤的猴子互动。经过18个星期,全部猴子都停止非正常的行为。到最后,哈洛的实验室报告:实验者几乎分不出哪些猴子是正常抚养的,哪些猴子曾经被隔离过。)
那么,对人类来说,怎么样的母婴互动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我之前讲过,母婴互动是一个动态的关系,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对母婴。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还是可以鉴定出一些共性的,对发展有帮助的母婴互动的特点。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人情境”的实验,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针对12个月左右的孩子),其要点是观察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1,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2,当母亲离开的时候;3,当母亲重新回来的时候。
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
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陌生人安静坐在一边。
3.陌生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母亲趁机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母亲和孩子在一起。
5.母亲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6.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7.母亲返回,与孩子重聚。
(插播一句,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有严格的protocal。你在家可以自己测着玩,但是,不要觉得你在家这么测,就是和我们做研究一样。还有,这个陌生人情景在孩子12个月左右测。太大、太小都不能用这个情景去测。)
研究者给孩子的行为分类,最后发现,当母亲回来,这个时候孩子对母亲的反应是一个关键要素,并将这些行为反应分为4大类。
依恋类型
一、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陌生人无法安慰他们;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扑向妈妈的怀里,但是,他们能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玩具。
按照依恋理论,当孩子知道存在一个在需要时会返回的“安全基地”(就是妈妈)时,他们能够最积极地进行探索行为。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认为母亲的支持有帮助,这使他们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二、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抵抗依恋类型的儿童对陌生人及其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也是这样,他们紧紧靠近母亲,也不怎么去探索各种玩具。母亲的离开让他们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他们会表现出矛盾心态:一方面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另一个方面,在母亲开始关注/亲近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类型可能受到母亲的养育风格影响: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孩子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三、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类型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在母亲离开期间如果他们有焦虑的表现,陌生人能够安慰他们,陌生人对他们的安慰效果等同于母亲。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眼睛/身体会转开,不冲着妈妈,不主动去寻求安慰。
这种依恋类型起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他们对母亲传达需要并不能影响到母亲。
四、紊乱型
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研究者发现,有200多个案例,孩子的行为无法归入到前面3个类型里面,Main& Solomon(1990)建议,这一类是disorganized (紊乱型)。这个类型的孩子缺乏一贯的方法来对付陌生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和母亲互动的体验可能是无规律的,所以无法形成连贯/一致的互动模式。
影响依恋类型可能的因素
研究者假设这些因素是比较可能影响依恋类型的: 主要照料者的行为(主要是母亲);婴儿天生的temperaments;家庭里的压力程度;文化差异。
1, 主要照料者的行为。有大量实验验证:母亲对婴儿的需要反映比较及时且适当(prompt & appropriate),母亲在头3个月,对孩子的需要比较敏感,到12个月测试的时候,这些孩子更有可能会被评估为安全依恋。但是,也有部分实验表明,母亲对孩子需要的敏感性和依恋类型的相关性(correlation)并不是很强。当然,反过来,有着安全依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往往都是和孩子的互动是同步的(more involve with their infants, more in synchrony, more appropriate in their responsiveness(lamb et al.,1999)。(同步互动,请看我的文章:亲子互动是重要的,而且需要适度)而被忽视、虐待的孩子,可以肯定他们是不安全依恋或者是紊乱 (Thompson, 1998).
2, 孩子自己的特点。母婴关系是互相的,母亲的行为对这种关系有影响,同样,孩子的行为对这种关系也有影响,母亲有时候会根据孩子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有人观察了174对母婴互动(Lewis & Feiring, 1989),在家里自然的环境下,孩子玩玩具/和母亲互动。9个月以后,发现,玩玩具比较多的孩子,表现出不安全依恋的行为比,和母亲互动比较多的孩子要高。更多的研究表明,虽然,婴儿自身的特点对母婴互动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只是中度。
3, 家庭的影响。一,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安全依恋比例比经济条件稳定家庭的孩子高(Shaw et al.,1994);二,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不安全依恋的孩子比例高。之所以这些因素影响依恋,研究人员推测,条件困难降低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度,而且夫妻间的争吵/愤怒让孩子觉得成人并不是可靠的可以用来依靠的力量。
4, 文化差异。很多人用了陌生人情景在欧洲,日本等地测试婴儿,也确实发现了不同的国家确实母婴互动不一样。但是,因为每个文化对依恋/emotional bond的理解不同,所以,无法有统一标准去解释实验结果。
所以,对于依恋的形成,各种因素交互发生作用,很难说哪一点比哪一点重要。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全世界的儿童,在5个月的时候,母亲离开对他们造成的困扰不是很大;在7个月的时候,他们都有压力(distress)的反应,这种反应一直持续上升直到15个月;15个月以后,母亲离开对他们造成的不安在逐渐减退。这说明,对全世界的儿童都一样,在早期建立的依恋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整合到新的心理系统(psychological system)里面去了。
早期依恋的长期影响
我们还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期的依恋对将来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这里有两派意见。
一派:在孩子1岁时,对孩子进行“陌生人情景”测试;在孩子3岁半时再进行评估(不再是陌生人情景,而是其他指标)。
数据表明,1岁的时候被判断为安全依恋的孩子,在3岁半的时候,与被判断为不安全依恋的孩子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更有效地和同龄人玩耍,而且和老师的关系更好(Erikson et al.,1985; Frankel & Bates, 1990; Sroufe & Fleeson, 1986)。追踪研究表明,12个月的依恋类型通常能预测孩提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和他人的交往(see Sroufe et al., 1999 for a summery)。
之所以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以后的人际关系有影响,是因为,心理学家们猜想,婴儿从母婴互动里建立起“内在工作模式”,这个模式帮助他们在将来的岁月里与他人互动。
但是,互动之所以是互动,双方都对这种关系有影响,所以他们猜想,如果获得周围人和环境的支持,那么他们会一直沿用这种模式;如果遭到挫折,他们会替换掉这种模式。
所以,这就造成,其实,只通过早期依恋关系的类型,有时候对将来的人际关系不一定能预测得非常准。(这个理论我在课上也算是重点内容对学生说的,这种解释表明,早期依恋的影响是有持续性,但是,这个持续性是有条件的,要看孩子的环境以及孩子和环境的互相作用即适应性。这个例子可以作为看待儿童的发展的持续性和非持续性的一个例子。)
另一派:在孩子1岁时测“陌生人情景”,到孩子18岁的时候再来测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以及情感情绪的发育(Lewis, 1997)。
他们没有发现两组数据有相关。他们认为,没有“内在工作模式”能够持续影响到青少年期。相反,之前的模式一直在被新的理解所整合,过滤,不断形成新的模式。(这个解释其实和前面一派的解释并不矛盾,也是要看环境,以及看个体和环境的互相作用)
看读者愿意相信哪一派理论。所以我以前说,当父母,其实是一个选择过程,看你选择相信什么理论,接受哪种观念。我个人综合两派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背后对原因的假设,我觉得第二派比较符合我的发展观。但是我并不觉得第一派不对,事实上,第一派的解释和第二派的解释在原则上是类似的。
我个人认为,早期的依恋关系相当重要,但是,对它的重要性不应该过度强调(over-rated)。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啊,一定是没有建立安全感”,孩子要妈妈陪睡是没有安全感,孩子胆小是没有安全感,孩子打人也是没有安全感。。。。反正什么都可以往安全感上扯。
安全感不是一个筐,把什么问题都往那个筐里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根据dynamic system theory(动态系统理论),往往是一些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父母要仔细找出原因。
专家能不能凭着父母简短的描述,就立刻判断“哦,这个孩子肯定没有建立安全感”吗?我觉得不能够。很多父母常常听到,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就内疚得不行。我觉得这样不太可行,还是要父母仔细想想前因后果,才能找到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again, you make your own choice。这是你个人的自由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