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叹服于她的入木三分的描写,直达灵魂。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与场景如在眼前。她只用孩童的目光,一一扫视呼兰河镇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呼兰河镇人们的贫穷、愚昧、原始、迷信、麻木、自欺欺人,那种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如野草般生活的生存状态,令人不由想到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麻木也许是最好的适应。正因为麻木,才能忘却生存的艰辛。麻木才能忘却饥饿与寒冷。过了冬天,春天自然会来;熬过黑夜,白天自然会来到。生老病死算什么呢?日子总会一天天过去。在极端贫穷的状态下,人们是没有力气去悲伤,去同情的。麻木是最节省能量的一种生存方式。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随遇而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这使得他们的快乐和悲伤都显得迟钝。因为他们必须接受现实,然后继续活下去。至于活着的意义,他们并没有能力去探究。按照文中的说法:“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五岁孩子的人生理想是长大了卖豆腐,这也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的。
萧红对细节的描写极为出彩。其中,对那个大泥坑的描写,我印象极深。她先写马车陷入泥坑被救起后,看热闹人们开始传“又淹死了一匹马”,不知道这样的谣言能满足人们什么心理。平庸的人往往喜欢自说自话,毫无根据的事情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就是他们生活的佐料。否则,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小说结尾写到人们去打探冯歪嘴和王姑娘的私生活,看到人家买了一把刀,就谣传人家要自刎,看到人家炕上有段绳头,就谣传人家要上吊,也是这样的心理罢。接着,作者描写了过泥坑的人的各种心理,有庆幸自己通过并看别人笑话的,有胆小不敢过的,还有不小心掉进去了的(比如校长的儿子),然后他们就开始议论校长的不是,并说孩子掉泥坑是报应,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也有吗?那些千辛万苦通过泥坑的人也在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但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让别人去完成或者根本不切实际,比如让把两边院子的墙给拆了,或者说种一排树(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长大),唯独不说用土把泥坑填平,因为需要他们自己动手的事情还是算了吧,凭什么自己动手别人享福呢?作者写的第三件关于泥坑的事是家禽们在泥坑中淹死后,他们就将在市场上卖的便宜的瘟猪肉都说成是在水坑淹死的,然后吃得心安理得,这也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好面子的思想被演绎得惟妙惟肖。这就是大水坑照出的人性。
同样,萧红写那个荒凉的院子,写院子里的旧砖头、泥沙土,还有那个破缸,我脑海中想象出一幅画面来,就这几个物件,要我写,恐怕几句话就带过了,可萧红写了整整两页。
作者写自己在园子里和祖父的快乐时光,写自己如何搬出储藏室的每一样东西进行玩耍,写得极为真实自然,很有童趣,比如写她恶作剧捅窗户,把缸扣在头上躲雨,写她如何大声背诗,如何为了吃鸭子而将它们往井里赶,一个五岁的淘气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那是她美好的童年时光。
作者还写了呼兰河镇的人们的生活,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这是他们的主要精神生活,写放河灯的凄美,野台子戏并不是去看的,而是大家聚会的场所而已。文中对有二爷的描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虽潦倒至极,却仍要脸面。呼兰河镇的人们是迷信的,他们生生把一个活泼健康的十二岁女孩(团圆媳妇)活生生折腾死了,令人痛心。冯歪嘴倒是幸福的,可惜他媳妇死了。
萧红把那个时代为贫穷所困的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言所语,写得那么真实,把握得那么到位,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2019年4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