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语文》读书笔记 (6) 拿到《我即语文》一书已有20天了,但是直到现在我对这本书都是很困惑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阅读它,总感觉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似乎总弄不清楚它里面讲的是些什么东西。但是今天重新翻开这本书,忽然发现其实陈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非常天真的人。使用他那天真和朴素的话语叙述着他的日常经历和他对语文的观点。 他在《语文教臆》(上)当中接受了一次关于教学思想的访谈。陈老师尤其关注青年人对语文教育的一些困惑,所以他非常乐意的解答年轻人的困惑。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陈老师的回复非常经典: 首先,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思维和语言相互依存,须臾不离。人在使用语言工具时,正向张志公先生所说,不像拿起锄头除草, 锄头和草长不长在一起,而语言和思想去总是长在一起。在这里强调这一尽人皆知的常识很重要,因为在以文章为教材的阅读课上,如果能够牢牢记住语言工具的本质是接通思想,直诉心灵,我们就不至于站到了和文章对立的位置,老是想着“我来分析你”、“我来理解你”。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多处提到了“感受”与“感知”,尤其是“整体感知”,这是十几年来对语文规律性认识的最大收获。当年毛选中的一句话也许留给我们太深的印象,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是讲的认识论,能够套在语文教学上吗?我看不能。说到阅读文章和学习语文,还是叶圣陶先生的一 句话最是本色:“感’比较“知’深人一层,“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从我‘知’彼: "感’是我与事物础和,彼我不分。”这话多么符合学习语言的实际!语文课上长期盛行的是重分析讲解而轻诵读感悟,尤其忽略足够的记通和积累。久而久之,乏味,文章不熟, 语言分析代替了语言吸收,语文课就变得十分乏味。文章不熟,好文字没有留下完整的印象。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就是没能获得那“统一的文字”的调子或语脉,典范的语言不能通过经常的存储和映现,使学生语感变得丰富敏锐,使语言思维的条理结构变得缜密完善。
陈老师的语言非常的朴实直白,让我受益非浅。陈老师提醒我们教语文是要和课文站在一起,而不是现在对立面,语文课要重感悟,而非一味的进行语言分析,这于我而言,如醍醐灌顶,一下把我浇醒,是的,往常我的课堂分析的太多,感悟的太少啦,如今,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了!
醍醐灌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