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菇凉 | 排版:刘菇凉
你好,我是刘菇凉。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同学的动态,让我想起另一位同学在我面前评价她的一句话:如果我像她那么努力,绝不止考上一个专科。
以前,我很赞同同学说的这句话,我想,我但凡有那位同学的努力,我想我也不会只上一所专科院校。
工作以后,渐渐才明白,我与那位同学的相差的,从来不仅仅是努力,更多的是对事情的认真、坚持与专注。
01
我认识的一位同学姑且叫她小雨,我们是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后来报名了专升本,又同选修了高等数学,我逐渐认识她。
上专升本课程时,有个女生永远坐在第一排,上课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时会直接到讲台询问老师问题。
我们报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上课老师也是简单划重点,记住重点,参加考试,考及格就可以,我很好奇她每天哪来的那么多疑问。
她算是因为问题太多引起了我的关注,但是在一个上完课就各自离开教室的班级里,虽说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但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后来我们报了同样的选修课—高等数学,在每一堂选修课上都能听到她的提问和回答。
后来,室友提醒我说:那个女生上课好认真,我注意她很久了。
我抬头看了看,说:哦,我知道她,她和我在同一个专升本班级。
因为不认识,我对她也没有什么关注。
室友很想知道她叫什么名字,特意在老师上课点名的时候,关注着她什么时候举手。
有一天,室友很激动地和我说:我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了,她叫xxx。
02
就算知道了她叫什么名字,我们依然没有交集。
直到一个同学和我介绍说她叫xxx,是安检专业的,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就相互加了微信。
加了她的微信,我习惯性地去翻看这个人的朋友圈,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图书馆打卡图片。
文案很简单:图书馆,再配个图书馆的图片。
说实话,我当时做微商,都没能像她那么准时,每天清一色打卡,她的自律在那时就吸引我了。
我是在自习室坐不住的人,坐在自习室,浑身不舒服。
认识她之前,我常常去学校图书馆借书回宿舍读,认识她之后,我才开始去自习室学习,后来我英语考级,我们常常相互帮忙占座。
后来有同学和我说,她是通过复读之后才考上现在的专科院校,并说:如果我像她那么努力,绝不止考上一个专科。
我想想,好像挺合理的。
她每天六点起床,去教室上自习,没有课程就去自习室,每天下课就去自习室,从不耽搁,周末如无外出活动,直接就是在图书馆从开门待到关门。
有时候图书馆管理员还没过来,她已经在门口等好。
这么努力,却只考了个专科,好像怎么说确实不应该。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想法有点过激,就像努力赚钱的人就应该很有钱才配得上自己的努力。
03
撒贝宁说:
千万别相信什么“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只有百米短跑才那么在乎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大家一起出发,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是关键。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经历,不能决定什么,也不能代表什么。
她可能不适合高考,但是不能说她之前的努力就不重要,比起考上高考,我更觉得一个人在漫漫人生路上,更重要的是持久力和专注力。
有句话说:幸运的另一个名字叫“努力”。
她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她在大学甚至如今,她遇到的所有,都是她脚踏实地,一点点获得的。
为了英语考级,每天早上背单词、在自习室刷真题,听听力,四六级模拟试题上面是她红的、蓝的、黑的笔记,画的满满的。
她的错题本、单词本又是满满一本。
她英语四级一次考过,六级第一次考了396分,第二次考了475分。
不管是英语考试,安检证书,还是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学校奖学金一等奖,每一个她经历的考试比赛,都浸染了她的汗水。
认识的人都知道,她的成功背后都是反复地学习。
04
实习期,我们在同一个机场工作,她在安检口上班,我偶尔上班经过安检口时会遇到她。
有一天,她和我说,她投了一篇宣传稿到机场的公众号,改了几次稿,投上了,好开心。
我点开文章看,上面的内容看得出她在工作上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投入了100%的努力。
实习期结束,由于疫情原因,机场没有和她续签合同,她失业了。
我问她有什么打算,她说准备考研,我挺羡慕她的,可以毫无顾虑地在家里学习备考。
我说,我不像你,我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何况考不上还是得继续找工作。
时隔半年,她在朋友圈发文说考上了研究生。
现在回想,她很单纯,决定好做什么,只管去做,不去想结果如何。
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现在,她又回到了读书时的状态,常常是图书馆打卡,不同的是,现在的生活除了学习,比之前的多了点生活气息。
05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句话:想好做什么,尽管去做就好。
林夏萨摩说:放心做春天的事情,秋天自有答案。
纵观她的整个历程,把时间的长河拉长来看,她的成功是有原因的。
她足够自律,无特殊原因,她每天去图书馆学习,两年时间从不缺席。试问一下,除了吃饭睡觉,有多少个人能坚持做一件事两年?
别说是去学习,就是去图书馆拍个照片,也有很多人在两年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下来的。
她足够专注,一次只做一到两件事,贪多必失,顾此失彼,她只想着考证书就专注学习英语知识,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就全力学习建模知识,考研也一样。
每次只做一到两件事情,做好了再去做其他事情。
她足够认真,她长得并不出众,却能让人在接近一百多个人的教室里,唯独记住她,凭借的就是不断提问回答,不懂就问。
她没有任何面子包袱,也不去想那么多别人怎么想自己的问题。
她自始至终只关注自己,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
写在最后:
后来慢慢长大,才发现,笑话别人的自己才是最大的笑话。
当年那句“如果我那么努力,绝不止考上一个专科”,更像是在打脸,不管进入哪一所大学,每个人都可以把它作为载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更优秀。
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再往后的一大步里,如何走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end
作者介绍:【刘菇凉】
95后深漂一枚
专注分享读书写作和个人成长干货
在不如意的日子里,一起寻找生活藏起来的温柔
喜欢就点击“点赞”+“在看”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