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作者: 聶楓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11:55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柔弱到极致心中便无我从强!

懂得在关系中修和谐,才是真修炼。 能守住天生的和柔之气,不但能以和气滋养自身,还能以和气滋养周边。以和做事,事无不顺;以和御人,人无不睦;以和近道,道无不成,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大的成就。

很多人为什么容易被压抑,容易受伤害?因为不能知和守常。和,是与所在的整体融合,与天地融合,与大道融合。和,在外表现为敬畏规则,有敬才能处下,有畏才能知止;在内表现为感同身受,感同说明守柔,身受说明处弱。

柔弱到极致,心中就无我了,那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即与天地同德。人所有正向感受,都来自尊道贵德。厚德者不受伤害,并非不历苦难,而是任何苦难都无法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当我们觉察到内心有冷漠、有抱怨、有黑暗时,那是由于先天的德性光明被屏蔽了。因此,内心散发的能量波,既不能守护自我,还会对外境形成妨害。

人心就像发射塔,恶念一生,信号已射向宇宙,开始在无尽时空流转,直到触发同频者的敌意,形成恶性循环的磁场,这就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即使最后想尽办法“和大怨”,但依旧会“必有余怨”!

和合者:和人,和事,和气,和谐,和身心。和柔做人做事必可愿和顺、诸事顺和。和柔以待则可和睦相处,和谐共事,和气生财,和养身心,和滋诸事,润和心神。由此可见,人要成事:“ 和谐相处,和柔以待,和气相商,和顺共生,和柔育人,是非常重要的不二法门。(和柔之道;尤其在躁动的红尘现世当下,人们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各种无法疏导的不安,躁动的情绪大多数处于火山口喷发的边缘,这种和柔的处世之道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无畏争端,则尤显珍贵)。

         

所以,在遇事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则能更多的与人同和。和~能滋养身心,和~能顺事顺人,和~能协调关系,和~能敬畏规则,和~能同上处下,和~能无所不睦。因此,人的修养越高,和柔之气越浓。人的修行越上,和顺之境越强。鉴于此,修习和柔之道更是大多数人要努力修持的功课。

                      ——易轩

                    2022.8.14

相关文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柔弱到极致心中便无我从强! 懂得在关系中修和谐,才是真修炼。 能守住天生的和柔之气,不但能以和气...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对于天道五德的真髓要真修实证。 这个“修”字即修真、修余、修长、修丰、修普。修德于身重在“真”。...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大道不是别的,而是无限的爱,爱洒天下,有德者有得。 最好的教育无需多言,做得到的磁场比说得好的影...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6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一旦失去中和,就会被万物反夺其气而害生。 人类因万物而能生,但很多人也因贪恋万物而得死,这是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7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万物历尽繁华也必归之于道。 肉体有形,有形之物就有生老病死,因此有壮就会老,有老就会死,这是肉体...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掌握和谐与平衡,才能将强大的生命力呼唤出来。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和谐的家庭。家不在贫富,...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柔弱代表生机,坚强预示衰竭。生命的密码是...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生百年就是在不断修练“大智微明”智慧的过程。 道用“大智微明”的智慧,“润物无声”的方式,精准...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5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真正的柔弱者,不是懦弱无能。 而是智慧远超常人,却无意与人计较;威力远超常人,却无意向人炫耀;心...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8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持德者昌,持力者亡,这是我们易修樘每个人都要懂的因果规律。 纵观历史,朝代更迭,无不是“物壮则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t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