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英国的政治社会改革
第一次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
背景:①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改造进入新阶段。自耕农基本消失。②英国选举制度存在弊端。议会下院议席固定分配给各个选区。而工业革命引起的人口流动、阶级结构变化、使旧选举制度显得十分荒唐。工、农业资本家要求扩大政治上的发言权。③,1825年经济危机激化国内矛盾。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民主改革浪潮。
彼得卢屠杀 :
斯温运动:
评价: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表明财产权对贵族传统权力的胜利。工业革命完成,实现了"自由贸易"。工人、小资产阶级推动改革,但未获得政治权力。
工业革命完成
世界工厂:对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的别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工业革命完成的,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全面高涨,英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海外贸易上能与之竞争。作为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英国从世界各地运来原料和粮食,又把大量的工业品倾销世界各地,从而造就了资本主义繁荣,独霸世界市场的英国,史称“世界工厂”。
第二次议会改革(1867年选举改革)
背景:1867年改革是1832年改革的继续。工业革命完成,实现了“自由贸易”。工人小资产阶级推动改革,但未获得政治权利。
《谷物法》:
自由贸易;
评价:1867年议会改革完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参加政权的斗争,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政冶舞台上扮演主角,一部分工人获选举权。但仍未能实现普选权和秘密投票制。
两党制形成
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
俾斯麦:
大德意志方案:
小德意志方案:
宪法纠纷:
普鲁士式道路: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一种发展模式。从19世纪初开始,普鲁士王国以改革的方式废除农奴制,并调整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废除过去基于人身依附的封建义务,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亦以赎买方式加以废除。绝大多数农民通过赎买变成了人身自由的农民,也大大加快了封建庄园经济向容克式资本主义农场的转变。这是自上而下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普鲁士为典型,故称普鲁士式道路。它虽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我余,使农民掌受很大痛苦,但毕竟是一种资本主义道路,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铁血政策:普鲁士王国宰相俾斯麦提出的政策。1862年9月30日,它在议会预算委员会上大答复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要求时说:“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要寄希望于强权。...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聊问题要靠铁和血来解决。”故有“铁血政策”之称。它是促进德意志统一的强有力的革命性暴力,其实行有其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镇压人民外,其作用主要是消除封建割据势力,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统一过程:①1864年普、奥,对丹麦战争。②对奥战争和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③"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评价:德国统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德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俾斯麦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政治,经济方面保留了大量集权。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帝国特别富有侵略性。
德国统一的影响
1.直接后果是德国最终完成统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走向强盛。统一后保留的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2.对欧洲格局的影响:德国强盛,法国被严重削弱了。德国的强大激起了统治者扩张的野心,法国也不甘心丧失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法德之间矛盾长期存在。 原来欧洲大陆之间的由各弱小国家组成的中间地带丧失了,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欧洲力量重新配置,各国都重新酝酿对外政策,以适应这一变化。
意大利统一
统一前的意大利:
过程:1859年对奥战争及局部统一。西西里起义,加里波第远征及意大利王国建立。1866年普鲁士、奥地利战争 尼斯归还意大利。1870年普法战争,罗马合并于意大利。1871年意大利统一最后完成。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意大利建国三杰: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
加富尔:1810- 1861年,意大利统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 。毕业于都灵学院,曾服过役,办过实业。1848年初,当选为撒丁王国的众议员,1852年一1861年,任王国首领。它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工农业迅速发展,奠定了领导意大利统一的物质基础.另外还在政治上实行自由主义政策,团结其他积极力量。1859年始,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终于完成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1861年3月出任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
马志尼:19世纪30年代创办“青年意大利党”,只要在40岁以下,原意献身于把祖国从外国及本国的暴君下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奠基于完全民主之上的意大利共和国的事业的人才能参加他的党。
加里波第:
意大利民族协会:
“青年意大利党”的功绩:在意大利解放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斗争任务,为了实现任务,强调走“自下而上”的道路,先后组织了几次暴动都失利了。
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A:贯穿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自上而下”道路胜利。B:保留了较多旧残余:封建土地制度——世代永佃制政治中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有较大权力,2%的人有权选举众议员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背景: 农奴制改革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农奴制;,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发展。革命民主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主张:自由、平等、博爱、除农奴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促使沙皇进行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856年发生在俄国与英,法,土耳其和意大利之间的一场战争,目的时争夺中近东和巴尔干地区,战争的结果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1856年2月,双方在巴黎签定合约。根据合约,黑海中立,不准许俄国在黑海保留舰队及在黑海沿岸设立要塞。战败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推动了俄国的1861年改革。
内容及意义:二一九法令。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的改革法令,并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文告。法令内容包括《关于脱离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等共17个文件。农奴人身得到解放。可以赎取一块份地及宅旁地。废除农奴制,是一项带根本性质的资产阶级改革,随后,沙皇又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改革。
农奴制的废除和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是由沙皇进行的,但基本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指标主要生产方式的转折点。但也有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
局限影响:
①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②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
③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政府对待奴隶制度态度转变及其原因?
《密苏里妥协案》:1820年美国国会围绕密苏里成立新州加人联邦时是否实行奴隶制问题通过的意向妥协性的议案。它规定;密苏里州作为蓄奴州加人联邦,同时自马萨诸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以自由州的身份加人联邦北纬36. 30以北永远禁止农奴制。改妥协案是南北矛盾开始表面化的标志。它在政治上是资产阶级在国会内部保持了与南方奴隶主阶级的平衡,而且对奴隶制扩张作了明确的地域限制,矛盾因此得到暂时的缓和。
堪萨斯内战:
废奴运动:
“地下铁道”:
约翰布朗起义;
林肯:
葛底斯堡战役:
《宅地法案》:1862年二月有参议两院通过。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十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的土地,耕种五年以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这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成果,鼓舞了广大劳动者参加反奴战争的热情,对于保证内战的胜利,促进西部的开发均有重大作用。
《解放宣言》: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和实施的解放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的宣言。为了争取战争局势的好转和胜利,林肯在1862年9月的内阁会议上公布了预告性的《解放宣言)。1863年1月1日,他以陆海军总司令的名义,正式发表这一宣言,宣布所有南都叛乱诸州种植园主的奴隶,应当被视为自由人,赋于这些黑人在陆海军服役的权利:明确了内战的真正性质,公开提出消灭奴隶制。他是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美国内战后南方重建的成果:
自由主义思潮——进入19世纪后,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引人注目的是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
法国贡斯当与托克维尔:
贡斯当是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思想灵魂,他的思想主要是针对法国封建复辟王朝的,具有反封建性。贡斯当既反对君主专制和神权主义,又反对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主义。主张“人身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财产享用自由”国家必须保证不干涉私人生活,尊重私人财产权。财富就是力量,应该由有产的中间阶级(即资产阶级)掌权。
发展贡斯当的思想的是托克维尔,他强调民主和自由并重。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认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不仅世袭的财产和地位已经不可能维持不变,而且大众的平等愿望也会日益强烈。平等就是寻求工作、得到晋升、获得尊严和荣誉方面的平等,并不是财产方面的平等。他提出,于这种平等社会相适应的只能是民主的政府。指出实行民主制度出现的两种危险:无政府状态和权力过于集中在立法机构中。主张效仿美国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特别重视法制、地方自治和结社自由。这样就可以正常滴发挥自由的力量,限制国家干涉。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现代社会学的始祖。“社会学之父”。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建立。
英国
边沁 穆勒——功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自由主义两个组成部分之一。他认为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则就是功利。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在政治上,他的矛头指向少数贵族把持的上院,主张多数人统治的代议制。国家对经济生活和个人私事应采取“不干涉主义”。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my soul
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早以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全球发行。他创立了第一个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斯密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并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指出了创造交换价值的是社会劳动。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马尔萨斯: 人口论是马尔萨斯于1798年所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背景: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商品经济发达,全国性市场形成手工业向资本主义生产过渡 。 农村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资产阶级出现 ,农村新地主和资产阶级(工厂手工业资本家) “豪农豪商”,特权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
阶级矛盾激化 米骚动 农民暴动 “天宝改革” ;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与民族危机, “黑船来航” “培里叩关”.1854年3月 《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 1858年6月《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安政五国条约》);
《日美亲善条约》:
《安政五国条约》:
尊王攘夷运动:
倒幕运动:
戊辰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评价?
建国三大政策: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日本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变革运动,主要是指科学文化教育与事业的近代化和普及。如确立近代教育体制,兴办各种层次的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是明治维新运动的三大政策之一,有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但也产生了轻视传统文化等消极影响。
富国强兵
《五条誓文》:日本明治天皇1868年4月6日率公卿诸侯祭祀天地时宣读的主要施政纲领。它包括:(1)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3)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4)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5)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它虽未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但表明了明治维新政府改选封建就制度,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是一个领导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改革纲领。
自由民权运动: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如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确立地方自治,修改不平等条约等。1881 年十月,明治政府颁布开设国会诏书,宣布将在1890年开设国会,颁布宪法,使这场运动的积极结果;她是明治维新德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改革上层建筑,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以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近代中日两国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内部条件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两国旧的封建制度不同。能否在统治阵营内部分化出革新力量。
外部条件 :两国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时机不同。中国的革命斗争客观上支援了日本。西方殖民者的态度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