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孩子为什么上学?比问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到背后的目的

孩子为什么上学?比问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到背后的目的

作者: 弥小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3-02 14:47 被阅读0次

文|弥小木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

邻居一位上幼儿园大班的男孩,一点都不喜欢上学,说起上学,那是一脸的痛苦。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说不出理由。那为什么去上学呢?孩子回答得很真诚:因为其他小朋友都去,要去学本领。

朋友的孩子,初三,马上要中考,孩子却是一副不想学习的状态。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在这本《教师:挑战》里,似乎看到了答案。

《教师:挑战》,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写给教师的一本书。这本书读起来很温暖,这种温暖来自于两部分,一是随书附有编辑的信,相当于对这本书的内容导读。另一个则来自于书的内容,里面的分享会让人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真诚。

为什么去上学?

想了解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之前,先知道孩子们为什么要去上学,或许更能找到答案。

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令人动容,一位老师在给学生的讲座上因为言论不当,其中一名学生冲上讲台,喊着自己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位学生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么其他的孩子们呢?《教师:挑战》列举了一些孩子们上学的理由:因为法定义务、因为朋友在上学。这两个原因,不就是邻居男孩的回答吗?

为了学习。这个理由,看起来很好,但再看背后的动机,会觉得有些偏差。《教师:挑战》分享其中有部分孩子“为了学习”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比他人更优秀”、“考好大学、赚更多钱”。这个理由,在现实中很常见。

常见就是对的吗?并不是。如果仅仅为了“比他人更优秀”、“考好大学、赚更多钱”而学习,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强劲的对手,以这种学习为目的的孩子,就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会是我们想看到的。

还有真正热爱学习的,这个理由很不错。可惜,大多数只存在于低年级的孩子中,进入高年级后的孩子们,很大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产生这种学习状态的转变,有多方面因素。对我们的启发,或许是了解孩子们为何会产生这种转变,以及如何预防。

在《教师:挑战》提到的几个学习理由中,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尽可能地折磨老师”。看到这个理由,实在是意外。孩子上学,仅仅是为了要挑战老师的权威?对这个理由的感受,或许从老师们那里,更能得到答案。

孩子们上学的理由那么多,我们的孩子,上学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比问为什么更重要的

比起问“为什么”,《教师:挑战》提到有另一个问题更重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简单来说,“为什么”,是追问造成现在这个局面过去的原因。原因有很多,可惜,追问过去对于引导孩子喜欢上学,没什么太大的帮助。因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告诉孩子,过去的他是怎样的。

而“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看的则是产生眼前这一行为的目的,目的是可改变的。

发现了吗?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问“为什么”,会让人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而思考“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则有改变的方向。可以改变,就能让人看到希望。

没人喜欢无能为力的感觉,而希望则有力量得多。

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不如换成问“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而不喜欢上学”?

逃不开的4种目的

关于孩子的行为目的,《教师:挑战》里总结了4种:

• 获取注意力

• 权力争夺

• 寻求报复

• 展示缺陷

获取注意力好理解,几乎在每一种行为中,都能看到这种目的的影子。权力争夺也很常见,但孩子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概率,可能还是低于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权力争夺。寻求报复的度要是没把握好,就会触犯法律。展示缺陷比较常见的方式之一是自卑。

带着不同的行为目的,有4种相应的行为模式:

• 积极-建设性

• 积极-破坏性

• 消极-建设性

• 消极-破坏性

在这四种行为模式中,最常见的依然是获取注意力的目的。积极建设性的表现方式,可能是带着争第一的心态。积极破坏性的,则是那些看起来捣蛋的孩子。消极破坏性的,常见的有懒惰。让人引起注意的是“消极建设性”,这类孩子可能什么都不做,单纯靠个人魅力,就能获得老师与同学的喜爱。

“消极建设性”的孩子,他们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不主动”。在有老师欣赏的情况下还好,一旦进入竞争更大的环境,身上的光芒可能就会变得黯淡。在如今这样的时代,“消极建设性”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错过一些机会的可能性更大。

四种不同的行为目的,四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将两者结合看,会发现孩子们的行为是可以解读的。有了正确的解读,再结合恰当的沟通方式,引导孩子转变对学习的态度也许会更容易些。

写在结尾的话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理由有很多。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去转变这个目的,引导孩子改变对上学的一些看法。

有位男孩,虽然考上了大学,在以前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是很了不起的事。但这位男孩不想再上学。最后是在家人的“强迫”、村里长辈的陪同下,进入学校开启了大学生活。

多年后,男孩很感激当时大人的坚定。

孩子不喜欢上学,总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是什么?大人得用心去找。全靠学校老师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看起来《教师:挑战》,是一本给老师看的书,但给家长阅读,也很有收获。在这本书里,能从老师的角度看孩子,也能看到老师们的不容易。

家长对老师们多一份理解,与老师沟通时,也就多了一份共情。这份理解,在寻找孩子的行为目的时,总是有帮助的。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不妨与老师多交流,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多方面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借助老师的力量,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师:挑战》,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孩子,理解老师。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用smart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在《无限可能》一书中,作者奎克坚持用问:“为什么”,探寻人们做事背后的目的。孩子会问为什么要记住元素周期表或者历史...

  • 科学育儿系列课程10—《轻松学习的奥秘》

    四方面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目的,这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上学了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

  • 转载《情商》

    《情商》拓展阅读 第一章 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为什么情商能决定人的命运 今天解读的书是《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

  • 如何才能让你的孩子摆脱碌碌无为的一生?

    盲目的报班到底是家长的焦虑还是孩子痛苦一生的开始? 暑假是个家长比孩子都忙的时节,为什么这么讲?上学的时候,有学校...

  • 6个写作动机,看看有你吗?

    作者|冰千里 “你为什么写作?”,往往问的是目的,这是意识层面,每个目的背后都有推力,这样的推力是潜意识的,可以称...

  • 找到写作的意义

    要为自己的写作找到目的和方向,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帮助你。 日更不是目的,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要日更。 如果...

  • 晨练日记20200620

    对孩子 问:你想上学吗? 答:想! 问:你为什么想上学呢? 答:不知道,别人都上学啊! 这样的孩子往往读书不怎么好...

  •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 太懒?太笨?不喜欢老师? 今天在六哥分享的这本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里找到答案。 ...

  • Day8 nata - 如何做好消费者调研

    消费者调研的目的是找到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原因,知道为什么才能找到如何影响他们行为。 比如纸尿裤最初发明出来的时候,主...

  • 八岁熊孩子教会我的事

    他会问你冬天为什么会下雪,乌鸦为什么会是黑色,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堪比十万个为什么。 那你知道和一群这样的熊孩子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为什么上学?比问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到背后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uj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