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在《将饮茶》中说: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真正喜欢的才能够坚持下去,并且乐在其中。这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喜欢读书,当一本书拿在手中,整个世界瞬间静了下来。
哦,不,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还是那样喧嚣吵闹,静下来的不是世界,而是你本身。
在这个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的时代,电子书随处不在。
的确它大大方便了人们的阅读。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可以展开阅读之旅。
可是拿一本纸质书在手中,却有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淳朴,有一种摸得到的宁静,它瞬间架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那么幽深、美妙、神秘而令人向往。
清晨、午后、傍晚或者是失眠的夜,捧一本书在手中,瞬间就像大力水手吃过菠菜一样,能量满满。
偏爱纸质书,是因为我可以随时随地触摸它,反反复复翻越它,在某页上尽情写出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不看时,它是我灵魂的守卫者,静静的站在书柜里守卫着我的精神家园;
阅读时,它是我的镇静剂,清除焦虑,回归平静。
床头柜上会时常放着几本书,有时为了换换脑子,会翻阅不同的书籍,没有什么硬性要求非要读什么书不可,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想读哪本就读哪本,或者确切点说,读进去哪本就哪本。
喜欢写作。当构思一个题材,眼里心里满是这个题材的影子。
书要一页一页的读,写作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对文字有敬畏之心,不断的揣摩修改,才能使文字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写作有时候是很振奋人心的。当选定一个首先感动自己的题材,真有笔走游龙,流畅顺遂,下笔如有神的辉煌气势。
写作有时候也很寂寞无聊。抓耳挠腮,黔驴技穷,不知如何下笔。
可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坚持着写作,我相信量变必然导致质变,如果质变没有发生,那么一定是量变还不够支撑质变。
我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时常被人说成窈窕淑女,大家闺秀。
我想,读书写作就是我的性之所近,因为他们都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比较宁静的心绪,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
虽然读书写作让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从不气馁。
路遇坎坷,坚韧不拔,取长补短,不断精进,探索发现,乐在其中。
我喜欢的事情很多很多,读书写作,旅游健身,音乐美术,花卉摄影…
但是人生又何其短暂,想要处处精,结果只能是处处松。
找出几样自己最喜欢的坚持下那么受欢生活就会变得充实美好,满是诗意。
所谓性之所近,相宜最妙大抵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