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实习手续的事,发消息问了几个同学,一个法国同学,一个爱尔兰同学,另一个是同胞。前面两个都找到实习了,同胞跟我之前一样也在找实习。
前两个同学都向我表示祝贺,然后告诉我怎么申请那些手续,需要注意什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法国同学说,外国人在这找实习特别难,you should be proud of yourself. 我其实并没有觉得寻找的物理过程艰难无比,但是这个过程里,我倒是在精神上折磨了自己很久。(首先是那完美主义要求下的简历,花了足足三个月才出炉,就是说我在2月份,班上一半的人找到实习时,还没发出去简历。然后发简历之后,电话面试的不少,但是都没有什么耐心倾听我破破烂烂的法语,我受挫很大,下定决心学好法语,4月中旬课程结束之后,我就每天对着电脑自学,一周上三个晚上的法语课,每天跟小哥对练法语。但是这三个月里,我只投出了不到10张简历,因为过多的电话面试,对于我来说是种精力浪费,我采取了锁定目标的策略,放弃了海投。同时认真思考自己的出发点:我为什么要当HR,并修改了自己的简历。还制作了法语版,当然没怎么用上。投出去,没有反馈。用心准备了三场面试,每场面试完,都会和HR交流下,闲聊之中,差不多知道自己的几率大小了。然后接着精投。我想表达,我想用法语击倒他们。让我用流利的法语击倒他们吧。晚上舍不得睡,要听着法语节目睡觉。早上5点多就醒了,开着电脑学Excel 和 SAP,我觉得快崩溃了,一直在逼自己。)
但是写出来的,可能就仅仅只是:自己付出的努力自己明白。
然后,已经出来三年的同胞说:“诶,你找到啦?哪一家,我也要去投。”
我告诉她方法,但是显然不能满足她的要求。
“哪一家?你直接说名字就好了。”
满脸的黑线,国人的直线思维,拿来主义上线。
为什么在这学了这么久,还是一样的拿来主义,不懂得为他人考虑。我挺郁闷的。
但是还是告诉对方一些提高命中率的方法。
有时候觉得仅仅因为是同胞,就必须互相帮助是个伪命题,因为我困苦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谁来关心。想想另一个快把我逼疯的论文搭档,我觉得自己这趟留学真的成长了很多。
那些曾经因为“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我”,而辛苦的朋友和家人们,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希望你们看到我的成长。
留学,又何尝不是变形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