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底层心态时刻影响着我的写作水平:
当我觉得自己是有基础或者有点特长的时候,我写作时就会充满了热情,信念坚定,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比较有力量和富有感染力,那篇文章阅读量就会高;
当我觉得自己压根没有写作才华的时候,我写作时头脑空白,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来的。胡乱硬凑地写完的日更,阅读量就很低!
这不禁让我想到维茨金《学习之道》里的观点: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
茨维金的整体理论说到,人们学习失败,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天生不擅长学习,并且没能力去逆转;
而渐进理论说到,人们学习成功,是因为他们信奉学习能力不是天生决定的,而是可以后天努力训练,逐渐提升的的。
这不就跟齐帆齐老师说过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天赋写作,但是可以寻找方法、刻意练习,提高写作水平”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因此,我们在天赋和经验两者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摆正心态,投入时间去刻意练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更200天的文友写过:日更200多个日子里,已经文思枯竭,没什么可写了。所以当我继续看她写的日更质量不高,感觉是为了日更而写水文。
她的底层心态改变了,她不是为了写好文而写,而是为了日更而写,相当于一种打卡,持续一段时间后如果中途放弃,面子碍不住了,所以有种强迫式地要求自己写。
不妨换个心态,我每天都选取一件生活中触动我的事,加入自己的思考或者感受,然后在简书写出来。生活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天天新鲜,但是我的思考可以天马行空!
每天对触动自己的事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调动以往自己看过的或者学习过的知识和理论,去解释这件事,就能有所收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是陈词滥调的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