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

作者: 雅痞鲜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09:39 被阅读0次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有感

        80后上过大学的读者都知道王小波。当时的娱乐生活比较贫乏,读书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遣和放松。记着在大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由此可知,王小波在很多80后读者心目中的地位。王小波的语言幽默且深刻。他站在一个哲学形而上的角度去剖析人性。读他的小说是轻松的,读后读者的内心是翻涌的。我们钦佩王小波的智慧。甚至当时有一句可套用的流行语,“不读王小波,不懂自由”。“不懂”后面的词语是我们读完王小波的作品自己随意更改的。

        前几年我阅读过王小波《黄金时代》等作品。当时我没有太多的思想沉淀。很多当年的想法都转瞬即逝了,甚至可惜。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王小波早期的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心中又涌出一些想说的话。于是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为了套用“不读王小波,不懂××”的句式,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懂王小波,不懂革命”和“不读王小波,不懂爱情”。于是我把作者的篇名作了修改,我觉得这篇小说王小波在讲述那段特殊时期的“革命爱情”,他用文字诠释作者独特的爱情观。这就是我读过此书最大的感受。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有感

      《革命时期的爱情》是王小波早期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的剖析上,还是艺术手法的展现上,都是比较成熟的。虽然,在小说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这部小说还不如作者的《黄金时代》,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王小波思想的成熟和艺术手法大胆尝试。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剖析:

        一、叙述人称:“我”和“王二”的有序替换

        很多小说都习惯采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这样作者在论述时会得心应手,语言叙述也比较自然;一些很“自我”的小说家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作者可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真实感。叙述人称的固定是小说的定律之一,但王小波却在这部小说中尝试采用两种人称有序的替换。

        刚开始时,读者会很不习惯。等读者逐渐进入文本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作者所有艺术手法的采用都是为内容而服务的。那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中国一个思想极其混乱的时期。当时的人已经异化为非人,作者在冷静叙述王二的故事时,王小波希望读者既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亲历者。这种有序的交叉产生一种独特的接受体验。真实和旁观交替冲击着读者的内心,王二和我的艺术形象也有机地重合在一起。

        王二这个角色在王小波很多作品中都有提及。甚至作者还无不调侃地说自己就是那个王二。在作者的众多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仅仅是一个符号。作者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其实也在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很多读者喜爱王小波,喜欢读他的作品能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有感

        二、叙述逻辑:时间和空间的无序交错

        这部小说刚开始我们阅读起来不是很轻松。因为王小波塑造的小说时空是无序交错的。时而,主人公讲述儿时的往事;时而,主人公又开始回到现实,这时的王二已经结婚、工作;时而,王二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他青年时期的光辉历史。总之,我们无法摸索到作者的叙述规律,我们一直在王小波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向王二的革命一生。这一点多维时空尝试,有些文艺评论家是比较推崇的。他们认为王小波创造了一种无序的叙述逻辑。因为叙述内容的需要。那是革命敏感时期的故事,王小波认为当时中国就是一个无序的时空。王二一会在家里和敌人武斗,一会又在×海鹰的房里接受审讯,一会又在国外留学、工作……。

        小说叙述怎一个乱字了得,但小说的内部逻辑却是严谨和符合常理的。这是作者一种在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尝试,我觉得这是一种小说语言的行为艺术。我还是比较认可这种无序的手法表达的。至少,这种有关历史反思的小说是可以采取这种艺术手法的。打破时空的限制,读者在阅读时是可以产生一种广阔的思维突破,这样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也就不仅仅是特定时期的故事,而可以成为任何时空的某个故事。这也是任何时期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喜欢王小波的原因吧。他们都可以看到自己就是那个普通的王二。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有感

        三、叙述内容: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诠释

        王小波描绘的爱情都是大胆的,甚至是赤裸直白的。作者从来不回避性爱。80后的男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年我们在阅读王小波作品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脸红心跳,毕竟作者的语言是露骨的。但现在看来,王小波的语言绝对不是低俗,而是一种对爱情性爱独特的诠释。

        这部《革命时期的爱情》更是如此。王二有三个爱情的伙伴;一个是姓颜色的大学生。这位年轻的女子是王二的性启蒙老师。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性的压抑和孤独可见一斑。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在叙述当年青年对性的懵懂和探索;另一个是王二的审讯者×海鹰。这对爱情伙伴是畸形的,变态的。身份上,他们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爱情上,他们是受虐者和施虐者。他们是对立的双方,他们又是爱情的伙伴。这种革命的爱情和性爱是不符合常理和非人的;最后一个是王二上班后的老婆。他们的性爱是无节制的。这是一种政治时期压抑之后的完全释放。这是革命后期的余毒和顽疾。

        不读王小波,不懂爱情。王小波喜欢纯真的爱情。他的第一部小说《地久天长》就是一部罗曼蒂克的纯爱小说。之后,王小波开始尝试撰写人与怪的小说《绿毛水怪》,开始撰写同性的爱情小说《似水柔情》。王小波对革命时期的爱情是这样理解的,所以这部小说王二的爱情是盲目的、有悖常理的。其实王小波的内心是最纯净的。爱情可以突破一切,爱情可以没有种族,甚至同性的也可以有爱情。但我们的爱情又是脆弱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使爱情变得不洁。这是王小波痛心的地方。

        四、读懂王小波,读懂爱情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有感

        王小波是一位纯真的人。他对爱情有自己独特的诠释和理解。我可以认为他对爱情是有洁癖的。也许那个年代的爱情只能是这样的。于是“王二”出现了。“王二”没有名字的老婆出现了;“王二”只有名没有姓的×海鹰出现了;“王二”只有姓没有名的颜色大学生出现了。他们和“王二”一起去展现我们那个年代的青春年华和混乱时代。也许,你不认可,但革命时期的爱情就是这样。革命时期的爱情只能是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不读王小波,不懂爱情。爱情不应是政治和历史的牺牲品,仅此而已。我们需要王小波,我们需要纯真的爱情。

相关文章

  • 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

    80后上过大学的读者都知道王小波。当时的娱乐生活比较贫乏,读书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遣和放松。记...

  • 革命时期的爱情 — 读王小波

    最近在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里面就讲到,如果你多了解那些你喜欢的作家、导演和演员的人生,你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和他们...

  • 读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读完了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前面的故事记得不清楚,前段时间看了点昨天接着前面看的。 先按时间顺一...

  • 《革命时期的爱情》—王小波

    1、 三个小时看完一本这么好的书,原因一可能就是真的看不下去了,就快速的瞄完,免得耽误时间。原因二就是自己水平还没...

  • 革命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革命时期的爱情》,出自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或许该章节不叫《革命时期的爱情》,因为我已经忘记了,所以...

  • 书评|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书是在大二,我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书,发现了他的《黄金时代》这本书,之前隐隐约约听别人提起过这本书,我...

  • 想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以前读过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还看过王小波的致敬之作《革命时期的爱情》。 感觉那些年岁像是遥远...

  • 革命时期的爱情

    那是个不可多得的年代, 那是个挤满浪漫混浊空气的年代。 人们斗争吃饭性交结婚 时间有序无常荒唐漫长 长矛刺穿心脏 ...

  • 革命时期的爱情

    1. 大宇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收到的第一封情书会在实验楼的厕所里打开。 数学期中考试进行到第90分钟时,后排一个匆...

  • 革命时期的爱情

    革命时期的爱情,受着环境时代的禁锢,它们反抗着社会的压迫,在缝隙间不断的生根发芽。这是一种冲破,带着一股力量和浪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革命时期的“革命爱情”——读王小波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le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