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如我的孩子要结婚

假如我的孩子要结婚

作者: carmen没有车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3:09 被阅读0次

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他满足了别人对于成熟的定义,而是他不拘泥于别人对他的定义,也不害怕别人是不是看不起他;他有他自己对于一件事物的定义和理解,不需要得到别人的所谓理解或者允许。这是我所认为的成熟。达到这样的成熟,是我想做的事情,也是原则。

说得很容易,因为这是脱离现实语境的一个独立的原则,必须放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才知道它是否切合实际。

为什么我想这样做?因为我太懒了,懒于维护人际关系,懒于结交新朋友,懒于赢得众人的一致称赞,因为这样太累;我只想舒服,即使是累,也想为了自己而累,以免老了之后抱怨这辈子不为自己而活;我也不想一直妥协,假装喜欢做我不想做的事。

这种舒服和自由固然很好,但它也是有代价的。

在公司,如果我觉得压力很大而拒绝被一群未婚的同事排队索要红包,我可能会没有人缘可言,就是新老同事共同讨厌对象,即使我未婚时也没有这样排队跟人要过红包;在婚礼上,如果我拒绝向以前经常欺负我的三姑六婆敬酒,我可能会因为弄得场面很难看,婚事就此泡汤;同样在婚礼上,如果我脖子和手臂上没有被一串金灿灿的首饰包裹着,我可能在别人眼里的“便宜”的女人。

舒服和自由的代价就是会被人视为“不守规矩”,“不会做人”。

“她怎么可以这样?以往每个结了婚的同事都给红包的,她怎么就不给?哎呦,真不会做人。”

“她怎么可以这样?这么不尊重老人家?阿姨骂她说她都是为她好,小时候的事情记仇到现在,哎呦,内心真黑暗。”

“她怎么可以这样?她爸妈养闺女养到那么大多不容易啊,嫁人还不风风光光,哎呦真寒酸,笑死人了。”

以上对话都我根据平时看到电视剧虚拟出来的,真有说出这话的人,早被我打死了。

1.首先我有个疑问,这个世界上规矩那么多,到底哪些需要遵守,哪些不需要遵守?

俗话说得好:“想进入哪个领域,要么遵守该领域的规则;要么改变该领域的规则。”

如果我要进入你所在的领域,又没有能力改变规则时,我需要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是我不想进入,我只想在门口站一下,我根本就不需要在意你对我有什么要求。

如果我是靠公司的同事对我的好恶赏我一口饭吃的,那我可能需要按照公司多年来的惯例,给每个未婚同事,无论男女老少,认识或不认识的,都派红包;如果我想认识些什么达官贵人来发家致富,而三姑六婆人脉甚广,那就算他们欺负我,我也得敬酒,毕竟求人办事;如果我想融入一个富裕人家的圈子,想显赫一番,发个朋友圈吓死那些多年没见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那我不喜欢也得全身戴上金银珠宝了。

所以,不是所有的规则都需要遵守的。

2.规则是怎么来的?

(我没查阅过历史方面的书,以下纯属我个人非常认真的瞎编。)

规则是维持秩序,减低改革的几率以及改革带来的不稳定,以巩固社会稳定性的一种人们共同的虚构的东西。规则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保护大多数人的共同点。规则是为了巩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法律。

在某一领域规则的驯化下,人们更愿意选择符合规则的方式去做事,在这过程中,规则的合理性进一步被强化;规则的合理性被强化了,人们就比以前更愿意顺从规则去做事了,这又再一次让规则的合理性更一步被强化。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正向反馈过程中,规则的合理性越来越强,可以被人质疑的地方越来越少,到最后,规则仿佛是“不可置疑”的存在。该领域的规则能被改变的几率几乎为零,不是它真的如此不可动摇,是能动摇它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3.来自外在规则的入侵

如果是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人,那我这篇没有什么含金量可言的文章对他/她来说都是一种“外在规则的入侵”。

如果我的入侵起作用了,他/她也许会觉得我说的话才是对的。

在公司派不派红包就该由自己说了算;面对欺负自己的长辈就是可以选择不敬酒;结婚是自己的事,就是可以不用看人脸色,不用讨好别人,以取得虚假的尊重。

这种人多了,我获得的认同就多了,实践我的做法的人多了,直到这种人成为了大多数人,我的做法变成为大家眼里的“规则”。

但我说的话真那么有道理吗?这个人选择相信我,可能是因为我的言论较先进入他/她的眼睛吧?

那平时我们所知的规则,比如“要派红包给所有未婚的同事,无论认不认识”这种,是不是正确的呢?也不是吧,只是以前有人做过,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而已吧。

为什么我们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做别人做过的事,却不反思一下这件事是合理的?

4.除了遵守规则和改变规则的第三条路:让别人在你的地方遵守你的规则

虽然人类对比宇宙是极其渺小的,但人类对比人类,起码还是一个数量级的,还是具备一定的可比性,差距再大,也不至于“渺小”的程度。这意味着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把握度的。

你在公司没有话语权,在家里总有吧。范围不断缩小,直至到有一定的把握度,这剩下的范围,我称它是“自己的世界”,这是可以自己立规矩,有权要求别人遵守的地方。(我真想不出有什么好词了...)

这里所说的“地方”,不是实体的一块地。它可以指我们感受舒服/自由的地方。比如你的周末怎么被利用,是由你决定的。想占用你时间的人能不能得到你的周末的占用权,应该取决于你忙不忙,你愿不愿意,而不是他忙不忙,或者他的事情重不重要。那周末就是你的世界,受你管辖的一部分。而别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占用你的周末,则是你立下的规则。

如果一系列的原则聚在一起,起到帮你更清楚自己与他人的边界,保护你的个人意愿的作用,那这一系列的原则的集合体是你的规则。

你可以应酬时不喝酒,甚至不参加这样无聊的应酬,只要你不怕丢工作,只要你的作为符合你的规则,当然了,不可以抵触法律和道德最最最底线。(加了几个“最”字,表示这个是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道德底线,本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精通的学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形容了......)

依靠别人是最行不通的,虽然依靠自己,也未必靠谱,但因为做主的人是自己,你可以随时根据自身情况改变你的规则,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你的规则会让你觉得离“靠谱”更近了。如果要等别人改变他的规则来迎合,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一个人立下的规则跟他自己也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的。无论他发现他立下的规则是合理还是不合理,都能传达给他正面或负面的信息,都能增进对他自身的了解,这样下一次改变规则时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

另外,我想到了一样东西——我们讨厌的事物。他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不适合什么,抵触什么,让我们尽早放弃在某条不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蹉跎岁月,避免了我们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遇到讨厌的东西,并立即放弃,我们可以尽早投入到“不那么讨厌”、“不讨厌也不喜欢”和“喜欢”的事物了。

喜欢还有分“第一喜欢”、“第二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愿意花时间给它们排序;但是讨厌就只有最讨厌了,你记得你每次骂人时都怎么骂的吗?我记得我每次都是“最讨厌XXXXX了”。明明骂的不是同一个人,但每一个都是“最讨厌”,因为我不会把这一次讨厌跟上一次讨厌的人做对比和排序。

不存在“第二讨厌”或“第三讨厌”,就算排到“第一万名讨厌”,那也跟“第一万名喜欢”不是一回事。讨厌的程度再怎么淡化,也不可能变成“喜欢”,除非是“最讨厌”和“不那么讨厌”之间的悬殊对比。

立下自己的规则,让别人离开或者遵守去吧。

5.我瞎编的你也相信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第一句话吗?

“俗话说得好:‘想进入哪个领域,要么遵守该领域的规则;要么改变该领域的规则。’”

其实没有“俗话说”,这就是我说的。

我想表达什么?我想说的是,当我找到了可以表达我想法的话刚好别人又说了,我就可以引用他的原话;当我找不到或者懒得找时,我就干脆用我为自己的话,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许。我说过的话虽然不是名言,虽然我不是名人而且我也还健康地活着,但如果有道理,它也能是一句可以被引用的话。

语言应用来服务于我们思想的表达,而不是我们受限于别人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规则在我看来也是如此。当你在犹豫一件事到底做不做时,试图说服你的人总会用道理来说服你。

我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可以找出一堆道理;我现在不这么做,同样可以找出一堆道理。

所以道理不重要,最重要是我愿不愿意这么做,愿不愿承担做与不做背后所附带的代价。

无论是遵守规则还是改变规则,抑或是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创立自己的规则,都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6.假如我的孩子结婚

如果我有个孩子,假如就是你,我会恭喜他你找到了真爱,不是真爱最好就憋结婚。

我会告诉你,如果自己是一个自信,有尊严的人,无须害怕别人看不起你。

如果这一刻有人挑剔你的钻戒不够大,你妥协了买了个更大钻戒去讨好别人,下一刻又会有人挑剔你住的房子是租来的,车子还是二手的。

砸精力/时间/金钱去讨好别人,是无用功。

如果想别人喜欢你,首先你要做到不要讨好别人,做个有尊严的讨厌鬼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要那么大钻戒干嘛吗?哪来的钱?你给我钱买啊?不给钱就闭嘴。我结婚是我的事。现在你结婚还是我结婚啊?”

这样直率地怼回去,不出意料,对方通常有以下三种反应:

给你一笔钱买钻戒/闭嘴/骂你。

这三种都是很好的结果啊,如果最后一个结果,他骂你,你就骂回去呗。

结婚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两个家族的事。取决于你结婚是用来组成家庭,跟相爱的人厮守终身的,还是用来帮你的家族找外援的,缓解经济危机的。

我甚至未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你便已经到了出嫁的时候了。

孩子的成长不会配合父母成长的步伐。

到时间了,就该独立,就该离开了。

当你愿意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与我对话时,我就当你是独立的人;当你希望投入家人的臂弯里时,我还是会当你是一个孩子。

我会保重身体,让自己尽可能少地得病,用爱好来充实没有你陪伴的时间,好好享受跟你爸爸的二人世界。叫我和你爸照顾孙子,免谈。

相关文章

  • 假如我的孩子要结婚

    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他满足了别人对于成熟的定义,而是他不拘泥于别人对他的定义,也不害怕别人是不是看不起他;...

  • 云云的诗(代序)

    假 如 假如我有翅膀,我要飞到太空当宇航员; 假如我有翅膀,我要飞到天上吃棉花糖; 假如我有翅膀,我要飞到森林和小...

  • 借假修真感悟

    最近关于借假修真我分享一下,昨天问孩子借假修真什么意思,孩子说,听到的,看到都是假的,比如我们想吃串是假,真像...

  • 人生一定要踏着生命的节拍,该结婚结婚,该生娃生娃,不要拖

    有人30岁就孩子满地跑,而有人30多岁依旧单身,比如我。看着身边的好友都已经结婚生娃,说自己不着急不焦虑那都是假的...

  • 假如

    假如我们相遇 假如我们相识 假如我们相恋 假如我们相爱 假如我们结婚了 假如我们有孩子了 你是否会像以上一样的时候...

  • 我是这样的一个女孩

    假如我,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 我大概就不用结婚了吧。 假如我,有一份工资高的工作 我大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吧。 假...

  • 2019-04-28

    刘说,他要结婚了。 放了四天假,并没有那么高兴。

  • 家的意义 下

    《原创作品》 例如我和我的先生。 我们属于晚婚,婆婆年纪较大,在结婚后就会想着要一个孩子,这也是我同意的,我不小了...

  • 结婚对象(诗五首)

    总要有个目的 有人结婚是为了被人爱 比如我发小 有人结婚是为了爱子女 比如我妈 有人结婚是为了体验如何离婚 比如我...

  • 你想好了吗

    结婚? 别那么冲动,你想好了吗? 你知道结婚代表什么吗? 要买房,要生孩子,要养孩子! 要照顾老人,要培养孩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如我的孩子要结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m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