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还在说我这辈子死都不会离开北京的闺蜜决定回老家了,准备回到三线小城市,安安心心地找个结婚对象。
她说:感觉没混出什么样子,我不甘心。就如《北京女子图鉴》里说的: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努力是因为热爱。但是也有的时候,我们努力是因为对过去的屈辱和不甘心吧。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北漂人的心声。
一个朋友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北京工作,我在北京一点都不幸福,当初为什么没选择听爸妈的留在老家呢?
将右手放到自己的胸前,闭上眼睛,认真的问自己的内心一次:在北京的我快乐吗?听听你内心给你的回馈。
我的答案是:不,我不快乐。每天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懒得出门,懒得社交,更重要的是没时间,不是你加班就是她加班。明明身处一个城市的朋友,却活成了两个城市的距离。你在北京城这头,她在北京城那头,即便相隔的不是最远,最少也要花费一个小时的通勤时间。
既然不快乐,为什么不离开北京呢?
北京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留下来就是在博一个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实现地概率很低,却总透露着十分诱人的一丝希望。北京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一座城市,我们每个“北奔”的人深处其中,唯一支撑的信念是拥有的无限可能。
“我曾天真地想在这个大城市里表现出自立自强的与众不同,可实际上,那时候的我,连靠自己的资格都没有。”是的,刚来北京时的我一无所有,空有一份热忱,很快便被北京的冷酷吞噬、被雨水浇灭。北京是残忍的,每天火车站来来往往那么多人,有热情地憧憬的,有失望地离开的……各地来的形形色色的人填充了北京这座城市,让它既真实又梦幻。
两年前,当我拉着行李箱离开北京时,回头望了望绵绵细雨中的北京火车站,准备和它告别,我当时想以后我都不会来北京工作了。
半年后,好像偶然中存在着一丝必然,在北京有一个实习的机会(我的人生信条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这一点的确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匆匆忙忙间我拉着行李箱又回到了北京。
小时候渴望长大,现在才发现那是一件多么傻的事情。可长大以后……
我曾拒绝长大,但那好像是在自我放弃,我曾想过安逸,但任何人风光的背后从来不是安逸,而是要付出12分的努力。毕竟,每一个在大城市奋斗的女孩都要拥有超乎常人的坚强与勇敢,不是吗?
安逸这个词语好像从来不属于我,我的人生轨迹注定要颠沛流离。《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不断地经历选择和被选择,在更迭和得失之间,最终继续坚定地前行在北京。
那我呢?接下来会继续“北奔”在北京吗?陈可最后和闺蜜在河边的那段对话,让我深有体会,换我同样也会是羡慕朋友安稳的生活,但如果让我过那种生活,我可能也接受不来。再看看在老家的朋友,有的的确没有勇气过我这样的生活。
真的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放荡不羁爱自由,一种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选择前者,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