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文化研究 第271期
作者:侯耀宁
编辑:秦陇华
惠塬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值得开发和研究。
先以庙宇为例,以前的惠塬村庙宇遍及各村,大小近二十座,可惜大多已毁尸灭迹了,现在三个村子仅存一间,先介绍一下这三个庙吧。
惠塬村东堡子无量庙,清代所建。位于孙塬镇惠塬村,面积70平方米。无量庙坐北朝南,为硬山两面坡屋顶,面阔3间,9.1米,进深1间,7米。梁架为三檩,三架梁上置驼峰,上承脊檩。两侧施叉手。屋面为青瓦,筒瓦剪边,使用滴水,装饰花脊。(图1)
图1 | 东堡无量庙惠塬村西堡子无量庙,清代所建。位于孙塬镇惠塬村,面积100平方米。无量庙坐东朝西,为硬山两面坡屋顶,面阔3间,10.3米,进深3间,9.7米。梁架为四檩(前二后一),前檐带廊,廊柱间原有格扇门,“文革”时被拆毁。三架梁上置驼峰,明间上部置两层枋材,间饰斗拱,再承脊檩。下层枋材上施两攒斗拱,上层中部施一攒。坐斗为莲花斗,纵向出华拱,刻出麻叶头。横向出瓜棋,上部刻出小斗。前檐柱上置平板枋,上部施单步方梁,后尾插于金柱。廊深2.3米。三架梁内侧由飞龙彩画,山墙、背墙有壁画。现存格扇门高2.66米,宽0.59米,厚0.1米。庙内原有塑像,“文革”时被毁。圆椽上用苫砖,屋面使用简瓦、滴水,装饰花脊,两侧有鸱吻。(图2,图3)。此庙是惠塬村现存建筑面积最大,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对于研究民间信仰,古建筑风格和惠塬村历史沿革等具有重要价值。每年正月二十过会,还唱大戏助兴。
图2 | 西堡无量庙 图3 | 西堡无量庙壁画而无量庙的来历可以了解一下。
无量祖师即真武帝君,为道教执掌北方天界之神祗。源于先民对星辰与动物崇拜。古代星相学家将日月所经天区恒星分为二十八群,称二十八宿。后又分为四组,以四灵命名: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玄武谓龟蛇,位于北方故曰玄;身披鳞甲,故曰武。北宋时因避赵玄朗之讳,将玄武更名真武。真武妙经谓在黄帝时,帝君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母梦吞日光而有娠,怀胎十四月产母左肋,生而神灵,长而勇猛,誓除天下妖魔,不统王位。后得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无极上道,命其赴太和山修炼,四十二年功成德满,得道飞升,玉帝敕封为玄武君,统摄北方。并将太和山改名武当山,以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椐传真武大帝记录三界过善恶,月令广记载帝君诞辰在农历三月初三日。道经述云:北方玄武帝君,披发缁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十分威猛,从者皆执黑旗。职司消灾致祥、惩恶扬善、护佑一方、造福万民。
惠塬村宜家堡关帝庙,清代所建。位于孙塬镇惠塬村,面积64平方米。此关帝庙坐北朝南,为硬山两面坡屋顶,面阔3间,8.9米,进深1间,7.2米。梁架为四檩(前二后一),三架梁上置脊瓜柱,下部使用脚背,上部接檩下枋,枋上置斗拱。坐斗上纵向出华拱,两侧施叉手。枋间亦加施一攒。横向出瓜棋,刻出小斗,上部承托脊檩。前檐檐柱上置单步梁,后尾插于金柱。后檐在圆椽上使用飞椽。椽上为苫砖,使用筒瓦、滴水,花脊无存,墙体为青砖包土坯心,有裂缝,庙内原有关公和张飞塑像,文革时被毁。(图4)
图4 | 宜塬村关帝庙此庙由于破损严重,现又在宜塬村西场上修建了新庙,同样供奉着关帝,每年正月十九过会。(图5)
图5 | 新建关帝庙关帝庙,也叫老爷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
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关羽是忠义的化身,倍受民间推崇,历代王朝对关羽进行追赠加封,被奉为关圣帝君,武圣等,一般尊称关公。(图6)
图6 | 关帝像上面三座庙现尚存在,只是宜塬村稍有残缺,大部分完整,古代还有寺庙,现已不复在,但遗址可以找到。
比如,宜塬村以前马王爷庙遗址就在村子西边店咀焦全丁花椒地里,后来店咀拆除又搬到了城墙外面的西边。
这马王爷庙也有来头,马王又称灵官(仙官)马元帅,三眼灵光,灵耀,华光天王,华光大帝。马天君的故事源远流长,其扶正惩恶之举深入人心。马王与赵公明、温琼、关羽誉为道教护法神四大帅;“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载马王和二郎神杨戬、土伯均为三眼神。“搜神大全述”马王是如来身边的至妙吉祥,因毁“焦火鬼坟”违反佛家慈悲为怀教义被罚下凡,赐三只眼投胎于马耳山娘娘腹中,出生后叫“三眼马灵光”,三天便会打架,为除水孽杀死东海龙王,因偷紫微大帝金花枪被困而死。而后又寄灵为火魔公主儿,因出生时左手有个“灵”字,右手个“耀”字,故名灵耀。拜妙乐天尊为师,学得“风雷龙蛇馘鬼安民”之术,得了三角金砖。因大弄琼花宴,火烧南天门被逼得走投无路,又投胎于鬼子母,出生后为救母亲,入地狱,步灵台,过酆都,入鬼洞大闹三界。玉帝看他三次显圣是个将才,天眼可见三界善恶,命其归真武作护法神永领中界,专惩治人间邪恶。俗话说“叫你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鞭教不轨之徒。在驿道设驿站建庙护佑过往名门望族、达官显贵、文人学者、绅士商贾行人非马王莫属。故百姓对其极为虔诚。连“妻财子禄”之祝也祈求马王保佑。
宜塬村以前关帝庙东边还有菩萨庙,现也没有了遗迹。
东堡子以前城墙北边有楼楼庙。在王学老屋附近,也叫娘娘庙,据说整体建筑为二层,下层为石拱门洞,为水流通道,上层为人行通道,用石头垒成,设计十分精巧,也非常坚固。
西堡老爷庙(关帝庙)遗址在老洼沟顶部附近,座北面南,其在西边,也有四圣庙,两庙并排,张浩华商店后面椒树地里。
北山寺(也叫山封寺)遗址,现在王学房子后面大场里,学校外墙里面,里有四个庙作教师宿舍用,南边是庙门,高出大路许多,北面有大雄高殿为教室用。据说,北山寺规模宏大,台阶之上的寺门内九间厢房布置讲究,寺内有僧人执管,各个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精致,蔚为壮观。院中央有护法神像石刻,非常逼真,四庙供有四大天王神像,大殿是菩萨庙,中间是释迦摩尼像,两边站有金童玉女塑像,一边是文殊菩萨,另一边是普贤菩萨,每年在7月15过会。
太伯庙遗址,在惠塬中学北面操场西边略低处,有前殿后殿。前殿是空殿,为清代所建,木柱上雕刻盘龙,设计精巧,可以上下活动,后殿有太伯三兄弟塑像,前有戏楼,过去在6月19过会,用来求雨还愿。后来有人也叫太平庙了。
太伯庙的由来与泰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291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为成全父意,三让王位,偕二弟仲雍夜奔江南,来到梅里,断发纹身,从俗而化,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逐渐成为衣冠礼乐之邦。因此,孔子称泰伯为“至德”,司马迁《史记》列泰伯为“第一世家”,东汉桓帝始建泰伯庙。
药王爷庙遗址,在北场存梁家附近,有一天门,过会给小孩换锁,祈福纳祥。在2月15过会。药王庙是专门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的。
西堡马王庙(也叫四圣庙)遗址,在大路杨文锋老屋处。与无量庙,马王庙在同一轴线上。
北佛爷庙遗址,在杨耀宁老屋附近,与南佛爷庙,戏台在一轴线上。
老戏台,惠塬村西堡有戏台一座,座南面北,气势宏伟,九十年代拆除。在现张存丁家位置。(图8)
图8 | 西堡戏楼,张文顺手绘南佛爷庙在戏台南边不远处,侯平国家位置。
老爷庙(也叫关帝庙)遗址,在焦民家后面场上位置。
西堡大涝池东边有龙王庙位置。座北面南,过会在6月13日,求雨时不能带草帽,拿柳条盘绕戴在头上,专敲取雨鼓。
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王庙南边是戏台(现侯建义家),座南面北,与龙王庙两相对峙。
当然,村南锦屏山还有菩萨庙(娘娘庙),山神庙。
将军山顶上还有王翦庙(也叫将军庙),6月15过会。
山下东沟有清代石板沟岩画,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自然形成的岩石西南部有人工开凿出的石台阶3处,岩石表面分布着各种较粗的线刻画,有马,狗,莲花,虎头等动植物图形,并有方形几何形图案和圆形图案,另有“王仕荣”题字,是一处岩画性质的遗迹。(图7)附近有天然形成如砚台的石头,远处似笔架子。
图7 | 石板沟岩画 图7 | 石板沟远景说完了庙宇,再看城墙。
惠塬村,古时建有三个堡子,东堡子,城门楼朝东,城楼二层,永盛堡三个大字镶嵌在城楼之上;西堡子,城门楼朝西,城楼三层,高大雄伟,永昌堡赫然醒目;宜家堡子,城门楼朝南,永宜堡三字清晰可见。三个堡子几乎相连,但各自独立,实为少见,有背风朝阳,遥相呼应,不可进犯之意。三个堡子内,均以青石光道,磬石台阶,楼房厦房,青砖灰瓦,石刻砖雕,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恢弘典雅。
三个堡子中,犹以西堡为最,古时城门有人值守,内侧有皮影戏楼,外有大戏台,千年古槐相伴。
宜塬村古城墙现只剩北面少部分尚存,城墙是土夯而成,高有两丈多,是古代人们为防御土匪外侵而修筑的。具体年代有待考证(明代中期),城墙呈正方形,周长二三华里,有西南两个城门,南门写有“永宜堡”字样,城内巷道纵横交错,居住着约一二百村民。据老人讲,南门与西门分别建有砖砌的城门,木质城门高大,用铁皮包裹,上有大铁钉卯着,十分坚固,旁边有一小房,供守城人巡夜居住。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城墙大多已不存在,唯有北部城墙保存比较完好,能看出其宏伟气势。面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感叹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敬佩其高超的建筑手法。(图9)
图9 | 宜塬村城墙而西堡仅剩北面少部分城墙,东堡城墙四边还尚且存在,仅有几处残缺,且老堡子保存尚好,特别有几家古建筑气势恢宏,保持明清时民居状态,具有很高的欣赏游览价值意义,应加以保护。
三个村子也有涝池遗址,其中西堡涝池有九村共建水池碑文。
碑文如下:惟大明陕西西安府耀州留凤乡孝家里,住设高阜,苦燋无水……杏花沟运水饮畜,往返四十余里。遇农忙缺水,滴点接等……甚是不便,无其所奈,自汉唐古有涝池一渰,岁久淤垫平浅。嘉靖十六年,议会九村众社人等,凑出米麦五十七石,广顾土工,挖口深浅三丈,俱系燋?。历代积聚雨水,以济九村万口人畜食用。嘉靖二十九年,在州附学生员安定等,侵占要攫为业池。邻池居民焦廷瑞,侯朝拱,焦付岚……等,将情不轨,连名赴巡抚督察院老爷处传告,批府转行本州判官马仰,差吏目传勘,得涝池连底东西十七步,南北五十步,共九亩九分七厘,文明解府,问断正归,已押帖给与告人焦廷瑞等,永远遵守,立碑执照,恐后年久或再有邻池豪杰争占,开列池的分数、九村人等姓名于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37年,为明中后期)岁次癸丑七月吉日立石记……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十二月吉日眷刻了……杨家咀雷济云、贺天荣等重立,任厚、张世录、杨天寿等执笔,赵应显镌。
九村为东堡(东沟畔),池下一村,二村(现焦店),鱼家塬(现宜塬村),大沟畔,丁家山,杏花沟,芦家咀(贺咀),张家村(现王家岭上面)。
另外,宜塬,西堡,东堡各有古槐树一个,身粗高大,盘根错节,树枝虬屈,木质已枯朽中空,仅存苍厚树皮,凝聚着历史的沧桑,却毅然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顶如华盖,生机无限。现保存完好,也应加以保护(图10)
图10 | 西堡古槐树总之,通过以上这些资料展示无疑见证了惠塬村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古代,证明了惠塬是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折射出了惠塬先祖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惠家塬曾经的富庶和辉煌。
以上是对惠塬村的古庙及城墙的一些记述,不到之处,敬请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