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Curator 基本API 操作

Curator 基本API 操作

作者: 王某某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0:27 被阅读19次

Curator框架提供了一种流式接口。 操作通过builder串联起来, 这样方法调用类似语句一样。

client.create().forPath("/head", new byte[0]);
client.delete().inBackground().forPath("/head");
client.create().withMode(CreateMode.EPHEMERAL_SEQUENTIAL).forPath("/head/child", new byte[0]);
client.getData().watched().inBackground().forPath("/test");

CuratorFramework提供的方法:

方法名 描述
create() 开始创建操作, 可以调用额外的方法(比如方式mode 或者后台执行background) 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delete() 开始删除操作. 可以调用额外的方法(版本或者后台处理version or background)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checkExists() 开始检查ZNode是否存在的操作. 可以调用额外的方法(监控或者后台处理)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getData() 开始获得ZNode节点数据的操作. 可以调用额外的方法(监控、后台处理或者获取状态watch, background or get stat) 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setData() 开始设置ZNode节点数据的操作. 可以调用额外的方法(版本或者后台处理) 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getChildren() 开始获得ZNode的子节点列表。 以调用额外的方法(监控、后台处理或者获取状态watch, background or get stat) 并在最后调用forPath()指定要操作的ZNode
inTransaction() 开始是原子ZooKeeper事务. 可以复合create, setData, check, and/or delete 等操作然后调用commit()作为一个原子操作提交

后台操作的通知和监控可以通过ClientListener接口发布. 你可以在CuratorFramework实例上通过addListener()注册listener, Listener实现了下面的方法:

  • eventReceived() 一个后台操作完成或者一个监控被触发
Event Type Event Methods
CREATE getResultCode() and getPath()
DELETE getResultCode() and getPath()
EXISTS getResultCode(), getPath() and getStat()
GETDATA getResultCode(), getPath(), getStat() and getData()
SETDATA getResultCode(), getPath() and getStat()
CHILDREN getResultCode(), getPath(), getStat(), getChildren()
WATCHED getWatchedEvent()

还可以通过ConnectionStateListener接口监控连接的状态。

可以使用命名空间Namespace避免多个应用的节点的名称冲突。 CuratorFramework提供了命名空间的概念,这样CuratorFramework会为它的API调用的path加上命名空间:

CuratorFramework client = CuratorFrameworkFactory.builder().namespace("MyApp") ... build();
 ...
client.create().forPath("/test", data);
// node was actually written to: "/MyApp/test"

Curator还提供了临时的CuratorFramework: CuratorTempFramework, 一定时间不活动后连接会被关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urator 基本API 操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tj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