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儿》是严歌苓的小说《角儿》中的第二章,通过穗子这样的一个线索人物,聚焦了名角儿朱依锦经历文革前后发生的故事。
第一章的《小顾艳传》中有穗子的出场,但她扮演着一个很不光鲜的角色。她总是在暗处静静地观察着别人的一举一动,设计陷害了小顾和黄代表。
可以说,她就是小顾悲惨生活的源头。
《小顾艳传》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倒不是她们一定要和小顾作对,而是她们学会在和各种人的作对中找到乐趣了。”
我似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穗子也是一个何其可怜的小姑娘啊。
穗子懵懵懂懂地成长,五岁在无线电里听戏懵懵懂懂地学会了“唉”的一声叹息。
八岁在一片“白肚皮,白肚皮,自杀活该!”的叫喊声里懵懵懂懂地学会了“自杀”这个词。
穗子,是一个很聪慧的小孩子。
后来外婆去世了,九岁的穗子变成了一个很不响很不响的小孩,她不愿意
开口说话,直到韦志远——老房管的儿子来到。
似乎只有在韦志远的面前,她才是一个青春少女,和他撒娇似的说着话,甚至大胆地说:“韦志远,你娶我吧!”
她喜欢这个同样安静却睿智的少年,喜欢看他坐在那儿读书,写字,听戏,默默观察着各式各样的人。
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名动一时的角儿朱依锦遭了殃。
在穗子的心里,朱阿姨是最世界上有风情的仙女,而原先不配看她的眼睛却放肆又无礼地侮辱着朱阿姨。
受不了“破鞋”罪名的朱依锦最后服安眠药自杀。在医院里的几段描写简
单却又不失力道地把人性披露出来。
“护士反问我:‘什么病?’我说:‘没病。是自杀。’护士说:‘我们医院没有自杀科。’”
“那男医生嘴里哄她:‘把她当橡皮就不紧张了。’”
“护士医生做完了事,把一条白布单盖在朱阿姨的白身子上。就像大幕关上了,观众散戏一样,周围的人缩缩颈子,松松眼皮,咂咂嘴巴,慢慢走开了。”
像一场盛大的闹剧,人们在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从云层跌落的人,只有善良懂事的穗子在拼命争取着朱阿姨的最后一丝尊严:“大白菜也晓得冷!也晓得羞!”
朱依锦像穗子生命中的一颗明星,陨落了。而另一颗更亮的明星韦志远也没能在无边的黑暗中坚持住。
韦志远酷爱戏文,频频写曲,最后在大作家的含糊态度中明白了自己的理想不会实现,远走他乡。
至此,穗子的生活,再没了希望和寄托。
此后,她也像韦志远那样,学会了在静默中观察各式各样的人。
严歌苓写的故事有意思之处在于她没去大张旗鼓地描写灾难,而是通过在小人物身上反映出大社会来。
黑暗是有的,冷漠也是有的,但同时她也像我们传达出了纯情的一面,那些简单的小人物在暗黑时代的坚守和纯真。
或许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善恶,像小顾对杨麦自始至终的爱,像穗子和韦志远对朱依锦的信仰,他们就只是照着初心走罢了。
她们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成为了那个时代独具闪光点的代表。
一边是人云亦云的农村人,一边是虚伪的大作家们,似乎展示出两种人——没有受过教化带着劣根的人和受过教化却使劣根膨胀的人。
不禁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成功的教育?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又该怎样保持自己的灵魂不受污染?
小顾没看透,却做到了。穗子看透了,却任由污浊腐蚀了灵魂,人生就是为了寻找毫无意义的乐趣。
大智慧是世界上最难得的东西,有时候事事通透却不能理解反而会困住自己。
密集的森林里,小草能感受到叶子间隙中投下的丝丝阳光,树干总是见不到阳光,而小鸟能飞到最上面,沐浴最慷慨的阳光。我们该怎么选择呢?又用什么东西做我们的翅膀呢?
我也不知道,但人生以正义作舵,学习为帆,会驶出黑暗,走向光明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仲秋日
给生活加一点颜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