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世界公民何伟

世界公民何伟

作者: 双宝饭 | 来源:发表于2017-07-10 23:36 被阅读59次

何伟本名 Peter Hessler,美国记者、作家,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出版了多部作品,现如今与妻子和双胞胎女儿生活在埃及。

从看《正午》系列开始关注非虚构写作,继而接触到何伟的作品,算是很晚了。作为纽约客供稿记者,他似乎应该是给美国中产和新富阶层写作,可是却偏偏来到中国,去到涪陵、丽水、榆林这些偏远小城市生活写作,关注最平凡的一群人。

何伟的作品堪称非虚构写作的范本,语言平实,情感克制,却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在满屏都是逃离北上广、职场白骨精、小鲜肉的十万加氛围中,读他的作品如沐春风。中国纪实三部曲,我看了《江城》和《寻路中国》,《甲骨文》在国内已经买不到,只能想办法买 Harper 版,近来又看了《奇石》,都很喜欢,十年间他的文字、笔调有变化,但是潜藏的好奇、锐利、哲思一直都在。

在《江城》和《寻路中国》中,何伟让我触碰到了一些本无缘相见的普通人,他们有时与命运抗争,有时又随波逐流,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比漂在北上广的白领少,梦想得到的却要少很多。在江东开面馆的黄小强、在三岔村张罗农家乐的魏子淇,在丽水打工的陶玉染一家,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在何伟的笔下放出了光彩,他们原本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以群众的身份生活在新闻和庸俗的头条里,或者干脆消失不见。

因为何伟的记录,我们得以去观察改革开放这段特殊时期中国的变化,他没有理所当然地去关注政府高层和国际形势,而是把目光着眼于小城和生活于此的人们,从社会学和人口学的角度来探究政策、习俗、新思潮带来的影响,用平实的文字和幽默的笔调将这幅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不急于推演出结论,仿佛中国画的留白,引发长久的思绪。

在《奇石》中,何伟的足迹遍布科罗拉多、尼泊尔、日本和埃及,用熟悉的笔触书写世界。他有记者的敏感,会去近距离观察埃及的革命,分析年轻人的躁动,也有作家的闲情,会去采访科罗拉多偏僻小镇的药店老板,为他送去无名的赞歌。只因为他在场,周围的人就都有了故事,都值得被讲述,伟大或平庸,都包裹在生活的细水长流中,非虚构写作是不是就要承担这样的道义责任?

何伟是一个世界公民,他对生活的地方和人们有深情,但如果这个世界有其它地方更需要,不管多艰险,他都可以毅然离开,重新开始;他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有着天然的好奇,只能通过不断的叙述和追问来得到平复;他的善良不分国界,即使极力克制,在作品中也已经展露无遗。

向世界公民何伟致敬。

相关文章

  • 世界公民何伟

    何伟本名 Peter Hessler,美国记者、作家,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出版了多部作品,现如今与妻子和双胞胎女儿...

  • 世界公民

    何以自救? 唯有走到世界去,学习普世的做法。

  • 成为世界公民

    2500年前的第欧根尼说:“我不是雅典人或希腊人,我是一个世界公民。”这在当时是特立独行,而现在,这是每个想要了解...

  • 好像要到了快结尾的时候了。∣ 16 做一个世界公民 中南美洲行

    ​16 做一个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原本是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用以赞扬和...

  • 何伟勇

    母猪2头保育猪5头,肺还可以,有的好有的不好,肺是激发的,肝坏了皮下脂肪大黄,心衰肺坏,不吃料脱肛,怀疑原料品质,...

  • 5.1-5.3(第七周)

    论述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下,当代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公民教育的国际合作...

  • 苍茫录(8)坚守

    很久以后,有人问过刘翊为什么派何伟求援,刘翊说到“因为何伟可以活着见到关世成。”提问者又道“忠厚老实的何伟,不善言...

  • 《投票》

    每个世界公民的投票,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总统、首脑。而这民主的权威被公民的投票锁定。

  • 「93」能量世界的新法则--与这个世界对话《不确定性的 “邂逅”

    能量世界的新法则--与这个世界对话《不确定性的“邂逅”》 对于“不确定”性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智慧谜团,而任何伟...

  • 20/21  陈予馨《米小圈故事系列》

    米小圈有一个新同学叫何伟,何伟是大家的新同学,却是姜小牙的老同学,他们幼儿园就是同学了。可是,自从何伟来后,就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公民何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ye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