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经到大四的11月份了,手边的paper和证明竟然已经做了将近一月。与研究院的老师也渐渐熟悉起来。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本科和博士的导师都是领域里面年轻又有人脉能力的人,顶上的大boss也是根正苗红。可越是这样,越让我感觉自己一定要努力从两位导师背后走出来,不能只是傻乎乎的在学术上永远跟着导师走。严格来说是要有自己的学术事业,这又包括:兴趣方向,基础,人脉,品位等等。如果只是不停的靠着导师给题目,永远有做完的一天。更不要说超越老师,真正做出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文章的积累虽然说是学术界活下来的命根子。自己做文章的这个月,算是初步的写了博导给的文章的manu,心里面有个谱,后期继续往下做也顺利成章。还有一篇关于NN的文章,还没有想好改进的方向,需要更多的模拟。加上走之前,一定要拉上老大做一篇,所以还要提出新的可持续的想法。这些就已经很多了。甚至可能还有一位学姐的毕业论文需要改成paper发出来。这些都要一步步的来。
但总之,对我来说,文章不是操之过急的事情。我需要的更多的是,培养基础以及视野。基础包括对统计课程的更为深层次学习,归纳,并且提出更高层次的理解方法。视野包括对更多的统计领域,数学计算机领域的paper的阅读。这些才是慢慢培养人走的更远的东西。远远比一时的paper更为重要。
我一直非常欣赏hastie和zouhui的工作,写在这里也希望自己多想看多想多做,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