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南和宗玉苏的缘份,是打他们上中学时,矫南给宗玉苏写得一封情书开始。
情窦初开的宗玉苏在收到情书时,异常兴奋,但是她伪装的很好,她不希望被同学瞧出自己的异样。她会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一字不落的把情书的内容背下来了,然后将原件夹在从哥哥那儿借来的《十二把椅子》一书里。书,一直放在自己床头。
在情书被发现以前,班里发生了郁强和余云逛大街,被郁强的妈妈来班里大闹一出的事件。不管在哪个年代,孩子早恋,家长、老师都是会反对的,郁妈妈以余云不道歉就必须退学为由,强迫学校施压。在那个资产阶级爱耍威风的年代,不公平对待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
她从来不去考虑事实的真相:郁强喜欢长相貌美的余云,写情书、邀逛街,都是郁强提出来的。余云只不过是半推半就。
然,郁强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所以,成绩差、出生不好的余云,就活该被欺压!
受郁强和余云事件的影响,矫南在路上拦住玉苏,乞求取回自己写的情书。玉苏以信在未开封的情况下已撕碎丢弃,矫南如释重负。
不曾想,玉苏爸爸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书中的奥妙,但尊重女儿的他,并未大张旗鼓的将信件之事闹到学校,他以玉苏年幼为由,代为保存信件。谁知,妈妈却将信件交给班里老师。
老师严厉批评矫南,又以开导学生不要早恋为由,让玉苏办黑板报,只因板报的内容太过针对性,再次得罪了郁强和余云。
矫南恨极了宗玉苏,恨她的欺瞒,恨她的冷漠,他相信上天会让报应降临到她的头上的。
四人帮的开始,让从小生活在宗家这个小康生活水平的家庭,一下子沦落至贫民窟,没有独立卫生间,只有公共厕所和市井之风。
宗母被隔离、宗父被暴打逮捕、宗哥发配至上海乡下作知青,宗玉苏也未能幸免,发配至贵州乡下,一个叫歇凉寨的地方。
可巧的是,矫南也在那里,玉苏因为情书事件,对他总是伴有歉意。但情书里的内容,让她对矫南产生了不一样的爱恋。
玉苏长的漂亮,大队队长在暴雨滂沱的夜晚,以涨水为由接了玉苏到半坡,让她在自己家避雨为由,企图潜规则她。在那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乡下,玉苏又气又怕,一个单身女子,深夜出现在已婚已育且媳妇儿孩子不在家的大队长家,让人怎么想?
玉苏挣脱了猥琐队长的禁锢,趁着雨夜往外逃,最后狼狈逃票回到了上海,被值班人员围困在铁轨附近,在矫南不记前嫌的帮助下,缴清车费才得以脱身。
此时玉苏才发现,自己对矫南的感激和爱恋越发不可收拾。但,爱矫南的还有一位叫秦桂萍,那个一心为矫南精打细算的女子。
可在矫南的心目中,玉苏永远是心头的白月光,但凡有一点机会让他为她做些什么,他会为他奉献一切。
终于,在杀人犯“黑鳗鱼”威胁玉苏,反被矫南当场制伏后,玉苏到底对矫南交付了真心。
翻云覆雨后,很快,他们有了孩子。玉苏害怕,怕极了矫南会像其他知青那样,对他们的女朋友玩玩而已,并让她们冒着生命危险扼杀小生命。但她到底是低看了矫南对她的感情,以及矫南对她和他之间因爱而延续的小生命。
是的,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下毅然决然的组建了新家,怀孕四个月后,考虑到孩子的成长环境,玉苏回到了上海矫家。
新婚夫妻,开始了千里之外的两地分居。
矫南中途回家两次,但都因玉苏想拿到正式工的名额,谎称自己未婚,不愿意于矫南同房。年轻夫妻,几年未曾同房,这让远在乡下的矫南越发孤单和寂寞。
玉苏一心扑在正式工的分配和带女儿住进有独立卫浴的房子两件大事上,待老公矫南从贵州偏远乡村回来后,自己一家人就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哪怕他们最终还是会因为日子过得拮据而在生活中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在这两件大事前头,实在不值一提。
矫南对这片贫穷的土地有特别深刻的情感,这里是他为一分、两分钱而为之奋斗的地方,这里人民的朴素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他。让他离开,不是不可以,可湘玉还怀着自己的孩子呢!
聂洁年轻的时候口碑不太好,但她一直默默守护着矫南,她不忍见他在玉苏那受到这般冷待遇,月黑风高之夜,爬上了醉酒矫南的床,但一直深受玉苏的矫南,到底是把持住了自己。
把得住第一次,到底没能守住第二次。当那个温柔、眸子里因见到自己而放出金光的罗湘玉在凌晨踏入他的房间时,他沦陷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原谅我,玉苏,你晓得我孤零零一个人,长时间地生活在荒寂偏远的乡下,寂寞、冷清,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我是人,我同样需要安慰、需要同情、需要爱。我爱你,爱得那么深沉那么久远,可要让人用坚贞的信念长期地去巩固相隔千里的夫妻关系,那真正是残酷的考验,是把爱情宗教化、神圣化,但是请你相信我,我绝对不是想要伤害你的。
于此同时,家庭条件颇好的陈谷康在明知她已婚、育有一女的情况下,依然对她展开了狂热的追求。到底是对更好生活的向往,让她陷入了陈谷康穷追不舍的爱恋中。
矫南回来了,代价是矫母提前一年退休,他得以顶班。
而玉苏和矫南的婚姻,也因距离、环境、格局,最终走到了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