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

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

作者: 颜言家颜颜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1:39 被阅读105次

    提到精品咖啡,第一联想到的势必是星巴克,虽然很多咖啡专业人士对星巴克嗤之以鼻,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1971年,星巴克首家店在西雅图开张,此时的西雅图正处于经济低迷期,到1982年西雅图恢复元气时,星巴克已经拥有5家店。也正是在1981年初的时候,星巴克帝国的创造者霍华德·舒尔茨正在瑞典厨具公司担任副总裁,他注意到公司账面上有些奇怪的现象:西雅图的一家小公司下了大量订单,购买某款滴漏咖啡机,数量甚至超过了梅西百货。

    那年春天,舒尔茨即从纽约飞往西雅图,体验了星巴克的咖啡和服务后,即像星巴克的创始人鲍德毛遂自荐,开展星巴克的市场拓展事业。

    但很快,舒尔茨和鲍德在经营上产生了分歧,舒尔茨主张意式咖啡和拿铁,而鲍德则买下了皮特的店,运营两家公司。于是。1985年,舒尔茨离开星巴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天咖啡。到1987年夏天,天天就拥有了11家店,而鲍德则打算专心经营皮特的店。舒尔茨顺理成章地收购了星巴克,并将标志合并。

    第一阶段:星巴克体验,

    早期的星巴克顾客只能坐在”8分钟坐凳“上,根本无法停留。这一体验,显然违背了星巴克针对“18-45岁高收入城市居民”和“第三空间”的概念设定。

    于是康仑提出了深挖掘战略,即四处走访,与大家充分沟通,丰富认知。按康仑的说法,”一个尽善尽美的咖啡店就应该像是公共的起居室“,人们希望获得令人梦寐以求的咖啡体验,这才是理想的受人欢迎的”咖啡时间“,之后,他们自然会乐于为此付钱。

    访谈的结果是:大多数消费者都不大在意咖啡的口感和酸度这些细节,只要味道不差就可以。相反,大家都渴望在咖啡店安全舒适的氛围中获得放松、温暖和享受的感受。

    第二阶段:激情营销

    2004年,国际咨询机构讲星巴克列为世界上第四大品牌,紧随苹果、谷歌和宜家之后。

    舒尔茨认为自己是星巴克品牌的守卫者。因此对于有关企业及其核心产品方面的决策,他谨小慎微。例如,星巴克饮品没有任何形式的打折促销,在公司商标方面毫不吝啬,使得星巴克杯是最有效的宣传媒介。

    另外,星巴克还独创了专用词语,这一策略大获成功,获得了顾客的专属感。

    星巴克不仅是通过饮品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对门店的设计也迎合了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可以说星巴克是”建立在人类精神之上。”

    第三阶段:独特的装修风格

    1994年,星巴克设定目标,在2000年把门店数量增至2000家,当时星巴克仅有400家,这意味着5年之内将其增加4倍。

    而当时星巴克还在一板一眼从零开始设计、建立没加新店,耗资巨大,一家新店的造价飙升至35万美元。若要实现1600家新店,舒尔茨必须找到一种设计模板,可以对其进行复制,还要遵守第三空间的理念。

    不少建筑师和设计师都放弃了,正在为迪士尼设在大型超市中的门店构思设计的赖特·马西,接下了这项“大规模定制”的工作,历时1年的时间,花费了150万美元。

    最终的设计是马西力排众议的奇思妙想。

    1.接近“深挖掘”调研活动的结论,色彩具有收敛风格,柜台的弧线设计使得各种商品都可以陈列,并形成可提交音频的环形平台。

    2.采用天然材料,例如暖色调的木材和石材。

    3.桌子都选用小巧的圆形设计,显而易见,这是为独饮咖啡的顾客保持自尊,这样圆形的周免周围就会显得并无“空位”。

    4.音乐方面在iTunes上也有专属的内容。

    从直观(视觉、味觉)到隐形(触觉)方面都有所考虑,最终共推出4套色彩设计方案,以便与咖啡的悠久历史和咖啡制备工艺的4个阶段相对应。“生长”版本以朴实的绿色为主,“烘焙”版本则以红火搭配咖啡棕,“调制”版本包括流青和咖啡棕,“芳香“版本则是轻快的淡黄配绿色。4种色彩搭配再辅以各种家具组合,可以实现12种基本设计。

    这就大大加快了整体流程,建设时间从以往的24周缩短至8周,单位成本也从平均35万美元将至29万美元。在1995年初425家店的基础上,公司当年就新增了250家店,接下来第二年又增加了400家,然后是470家,再往后是600家。在2000年之际,星巴克的门店数量并不是2000家,而是几乎比这数字还要多一倍,达到3500家。突然间所有其他咖啡店都成了业余水平,当别人还在使用胶合木和老式木板时,星巴克已经在利用专业建筑师来打造咖啡店。

    第四阶段:争分夺秒的游戏:

    星巴克已经注意到了推销的基本法则,诸如确保每名顾客再点单之前都会经过糕饼陈列柜,并把利润空间最高的产品置于款台的右侧(因为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右手)。就像星巴克北美区前任总裁保罗·戴维斯这样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不为顾客所知。

    根据星巴克的顾问、“零售领域的人类学家”帕科·昂德希尔的观点,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接受的排队等候时间约为90秒。因此星巴克特别关注整洁度、订单的准确度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服务的快捷程度。他们还简化了程序,用马克笔标记,使得制作音频的流程更为高效。星巴克的服务目标是从顾客步入店门到饮品到位应在3分钟内完成。

    在星巴克,哪怕是最细微的决定都要经过难以置信的大量思考才能做出,例如每年春天发布的新夏星冰乐,研发厨房的员工需要思索来年的流行色将是什么,最终选定的冯伟将与其估计的最为流行的趋势相对应。还会降总部2500名员工作为最新配方的实验小白鼠。


    前面我们介绍了星巴克发展阶段里“顾客看不到的秘密",我们再来看看星巴克的魔咒。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从15年前不过百余家店铺的规模,到现在已经成为一支拥有33000家强大咖啡店阵容的无敌舰队,星巴克覆盖美国全部50个州以及世界37个国家。可能目前星巴克还无法与麦当劳相比,后者坐拥3万家餐厅,每天可为5000万顾客服务。

    星巴克还需要一些时间,现如今企业每年新增门店2000余家,平均每天有6家新店开业。而且,麦当劳是通过加盟连锁实现的规模,星巴克则是所有涉及建造环节都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目前在特种咖啡店市场占据73%市场份额。

    所开的头1000家门店中,仅有两家倒闭。霍华德·舒尔茨宣称,自己的目标是实现4万家店。

    星巴克快速开店的首要就是选址:

    1.抢占街角宝地:星巴克往往在右拐的位置,因为在拥挤的交通左转停下是件费劲的事情。最理想选址是“两条主路的交叉路口”。

    2.开在洗衣店或音像店旁边:这两种店铺的客人都需要往返两次,增加了与星巴克接触的几率。

    3.开店前,还会衡量当地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更愿意造访星巴克)、平均家庭规模、平均收入水平、在1/8英里的范围所经过的汽车数量、日间和夜间人口比例、以及很多其他数据。

    如果各项条件都满足,那么星巴克就会锁定一系列店面,最后只是看哪家可以最快拿到。


    至于星巴克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星巴克之后再无亚军。星巴克以一贯强势的霸主作风,将一切竞争对手排挤出局,如果不能出局,那就在竞争对手旁边开店,试图分走客流。

    如果有繁华社区反对星巴克的入驻,星巴克则会通过谈判,告诉社区居民星巴克的好处,如果失败了,星巴克依然会进驻。不久就会看到反对者们坐在星巴克窗前,大大赞扬星巴克的服务。

    如果是竞争对手不把店卖给星巴克,那它则有可能在周围开满星巴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b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