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诗词曲赋极品专辑
现代人写旧体诗之关于格律(四)

现代人写旧体诗之关于格律(四)

作者: 张成昱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07:19 被阅读0次

    4 词的自卑:词为诗余吗

          词为诗余的说法不知是由于诗人的傲慢,还是词人的谦逊,但既然词以诗余为别称,大致可以判定,在最初的最初,词可能是由诗发展而来并曾经被认为是比诗的更为低端的一种文学体裁。还有一种可以想象的可能性,词最初来源于下里巴人的浅唱轻歌,后来被文人无聊之余拿过来进行了“上价值”操作,渐渐成为一种不逊于主流文体的流行文化,但仍难免留下“诗余”的谦称,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闲暇之余的戏作。

          我更大胆地猜测。词在根源上是从格律角度对律诗的反抗,是对于格律自由的追求,但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格律,也许不那么严格,但一定不是能够被称为自由的。而且由于数量的指数增加,反倒让格律的负担更为沉重。

          再深入一下,所谓对于“诗”的反抗,也可以是对于诗的逃避和放纵,是一种在格式意义上的解构和重构。

          譬如《生查子》,便如把五律从平韵改为仄韵: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中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中平仄。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又如《鹧鸪天》,便如把七律的第五句一劈为二: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再如《浣溪沙》,便如把一首七律的上下阕各砍去一句: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不论如何,从时间意义上看,诗在先,词在后是一个事实。在很多人的眼中,诗为正,词为偏,词的表达形式得更为随性,甚至这种随性偶尔被理解为格律要求更为松弛。其实未必如此。近体诗的形式无非是五言和七言,律诗和绝句,在那个有限的几种平仄句式下的排列组合,不需要太费劲就是背下来,比小九九还容易。而词以词牌论,仅百度上就说有1667种。钦定词谱(又称《康熙词谱》)上收唐、五代、宋、元词计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除此之外,每个词牌还有或多或少“个所谓的“格”,以格律论之,写词比写诗麻烦,能够不看词谱把词填出来,是个体力活。

          说起来词牌的演绎也是错综复杂,有时同一词的多个词牌名字。譬如卜算子,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不仅有格,还能通过各种衍生演绎出新的词牌,常见的词牌衍生如减字: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该词为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的衍生的另一个例子是摊破:

    摊破浣溪沙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说到摊破,不能不提喝火令。喝火令被称为最难填的词牌:

    喝火令 · 宋词

    莫忆江南碧,应怜阁外青。动人情愫最凋零。寥落古人心事,千阕半城倾。

    且诉衷情绝,方知雅句成。破关烟火恰膻腥。不尽沉吟,不尽郁难平。不尽旧园花径,一韵万言轻。

    喝火令的写法简化为: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其中的难处就是摊破,在上面的例子里把一句:沉郁旧园花径摊破为不尽沉吟,不尽郁难平,不尽旧园花径三句。

          对于现代人,词和诗不分上下,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写作方法,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样的地方,元人袁桷有句诗:“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馀。”这个“余”字,不是多余、不是富余、不是盈余。

          只是一点点同而不同的意蕴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人写旧体诗之关于格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cn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