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62710/8ed7293667be6e1f.jpg)
这些年,每周固定两个读书会,一个是周二上午自己组织的,另一个就是周三上午在净源斋学习传统文化。今天是《话说中庸》的总结,这是用时最短的一本书,不到半年就读完了,但其实理解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些年学习南老师系列的书,都不敢说读懂了,似懂非懂,却也受益匪浅。
照旧是听宗净给我们提炼,末了,他说,这些本该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他这样去帮忙我们方便理解,其实也是在害我们。可是我们觉得,原本读起来就懵懵懂懂,要总结,实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趁宗净走开的一会,我们几个女人在讨论他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熟练也许是因为读了很多遍。等他回来,我们向他求证,他却说跟我们一起读也才第二遍。我感觉他在侮辱我们的智商。为什么他读两遍可以这么透彻,而我却觉得可能要读上十遍才能理解呢?他的意思,也许是因为之前统筹读过,尤其是读过《易经》,对脉络会比较清晰。
听闻此言,许老师急切的问:我们什么时候安排读《易经》?
女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接下来是《老子》《庄子》…
哇塞,我们有望互相陪伴十几年呢!
读完一个个都是人精
是老妖精,十几年下来都老了…
哈哈……
就这么不知不觉读了六年的传统文化,内心世界被一点点打开,近来,也跟着一起读书的姐妹接触了佛学,开始学习佛学。追完了《佛陀传》,了解到佛陀也是一个人,拉近了与佛的亲切感。学习佛学的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小学生的状态,什么都不懂,浩瀚。佛学三要:信願,慈悲,智慧。我从智慧门入,慈悲心要在生活中慢慢长养,信願心呢?听经闻法时讲到,要多参加法会,现场去感受得到加强。
所以当前几日,紫因再次约我今天读书会以后,来参加寺院的法会,同时可以皈依时。我安排好家里,也决定随她一起参加。
![](https://img.haomeiwen.com/i5462710/ca7bbc41740e86a0.jpg)
下午两人一车,一路聊,一路追着云,又一次来到了宁波的报德寺。上一次来云里雾里,这一次虽然学习了一些,也一直在听师父的佛学问答,比上一次熟悉了一些,其实也还是懵懵懂懂。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心说要皈依,但又觉得应该是要去做的一件事,感觉迟早要做,不如趁现在做。就像女儿刚生下来的那会,并没觉得像剧情里写的那样对孩子满满的爱,母爱泛滥。只是在日后养育的过程中才慢慢回过神来一样。
此时在寺院常住的一位师兄的小房间里,简单温馨的布置,师兄在学习,紫因在收拾,而我静静的坐着写下了这些文字。如此又一天,不知道明天的祈福法会会是怎样,晚上吃饭的时候看到有不少人,等着明天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5462710/389f7fe8b5c25b6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