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教育讲座,现将对我有冲击的点列出如下:
一、 智慧地与孩子沟通
1、 学会无知。例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飞机会飞上天啊?妈妈应当回答:“孩子,妈妈也不知道。你以后长大了,知道了,告诉妈妈,好吗?”
例子2:孩子见到隔壁大哥哥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孩子问:“哥哥,你去干嘛呀?”
哥哥:“我去上小学啊。”
孩子:“妈妈,小学是怎么样的呀?”
妈妈:“孩子,妈妈也不知道,妈妈也好想知道,你长大了上了小学,告诉妈妈,好吗?”
2、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不要对孩子满脸都是价值判断。好恶,孩子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不舒服,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正确的答案,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取向,结果是在为别人活着,为别人学习。
自我反省:对于孩子的回答,我极力想找到正确的答案给予回答。原来,无知,才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而且给孩子的内在注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
关于对孩子保持欣赏的态度,老师提到一点,当我们在孩子刚学会走路的那个时刻,我们内心的欣喜。但是,随之孩子长大了,孩子第一次抓筷子,孩子第一次穿衣服等等,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缺少了那种对孩子第一次做到的那种欣赏。这告诉我,用心地陪伴孩子成长,留意并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与欣赏的语言及动作的肯定。
3、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启示:“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
关于孩子
不故意为难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难堪。
不把孩子的错误公开。
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
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
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
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
不要当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分享。
接受孩子的各种感情表现,决不要轻易否定。
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让孩子负些责任,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花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
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要想让别人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就不能总盯着别人的错误。
4、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