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定评与代表花1
元春一开始就缺席,跟清代旗人选秀制度有关。贾元春可以用一个字——贵来定评,彰显身份和权力,皇权凌驾于父权之上。代表花可以是石榴花。石榴的果实和花是两种东西。为什么用石榴花代表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大观园跟元春息息相关,贾家是楼子花上起楼子(石榴花),隐隐然是贾家出现了一个贵妃。
迎春。迎春出自荣国府大房贾赦庶出。一字定评——懦。懦表现:六十五回中“二姑娘的诨名是二木头,就是被戳一针也不会有反应。”五十七回宝钗“是个有气的死人”。七十三回、七十四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自己争取。她没有代表花。
探春。五十五回,王熙凤,探春不错(治家理事的才能),可以做臂膀(宝玉、李纨、迎春、惜春、贾兰、贾环都不行,林丫头和宝姑娘倒还好,偏又都是亲戚。三丫头心里嘴里也都来得,又是咱们家的正人)。一字定评——敏。她能抓住重点,有高度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办得来。她身怀三才:一,口才,说得出,敢于吵架(控制情绪),既有君子之风,又不被小人欺侮。二、文才。三十八回,做菊花诗,第一名是林黛玉,第二名是探春。三,干才。结诗社,有号召力。筹办生日宴会。整顿大观园,其光芒万丈。她是才志兼备的人才。朴而不拙。其代表花有两个,一是红杏花,指她要得贵婿。二是玫瑰花。美,带刺,最能展现探春得性格特质。
插播:以下两个必选一个,你会选择: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做痛苦的苏格拉低?欧丽娟老师的幽默表现:我当然选择做痛苦的苏格拉底。可是,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并不是痛苦就能成为苏格拉底的,我发现自己现在变成了一只痛苦的猪(哈哈——那我还是做一只快乐的猪吧。)欧老师接着又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变成快乐的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生太美妙了。智慧难道一定要和痛苦伴随吗?尼采有一本书——智慧和欢愉(欢悦的智慧)。唐代的王维展现的就是一副快乐的苏格拉底形象,青春年少时大概是体会不到的。变成快乐的苏格拉低之前都要经过痛苦的苏格拉底阶段。
昆德拉作为一个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感到惊讶,欧老师说,她作为一个研究者,对书中的人物发现了许多不了解的人性,才知道自己的有限:你习惯你自己,和自己周旋已久,这就是你的样子。天地间芸芸众众,形形色色,包罗万象,远远超过了你的认知范围。所以,要把你的好恶放在一边,你的好恶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展示的是什么样的生命姿态,世界所投射到他身上的独特内涵。
补充:欧丽娟评王维。
王维的境界和生命高出我们的视野之外。杜甫是我们能看得懂的,王维是我们不能至,但可以心向往之。王维其实是古人中最深情的之一,杜甫是深情中的深厚,李白的深情有一种强度,李商隐的深情是缠绵,有一种女性的深情,是陷溺其中不肯自拔很执着。王维的深情是深到不着痕迹,深水静流,表面波澜不惊,把所有的波澜都化解了。王维已到了哲学家的深度,把强烈、缠绵、深厚统统化解为深沉。深沉,表面上没有烟火气,不笑不哭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他理解笑与哭的强度,但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停留在那感性的程度,他超越了感性,超越了人间烟火,只是理解。看着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给予深刻的洞察。他的诗歌从内在的脉络和结构,可以看出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写作形态。他十几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早熟的天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思,这是大多数诗人的境界,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白发三千丈,蜡炬成灰泪始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不是在自我中心的状态去表现情感的强度,他把自我抽出来,让情感得到转化而更加深沉。五代词人顾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当离开自己的自我本位,进入对方,我了解到你原来是这样的爱我,这时候的相忆,你对对方的怀念才是最深的。一个人只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再怎么样灵魂高度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人格高度可以到达无限的开阔的超越自我的境界,人一定要成长。人性有无限的可能,每一个可能都可以那么美好。活在人间的我们,杜甫是一个很好的指引,但不愠不火、不受世界干扰、有一份自主的力量(不必被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主宰)的王维更应该是我们人生的垂范。
惜春的一字定评。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她的人格特质基本没有成长。面对周遭的环境,她也发展出适合她自己的特质。可以用“僻“来形容,她厌世,弃世,最终出世。天生就是“百折不回的廉介独孤僻性”。其代表花很难找到,其一是因为她幼小,苗而不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