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么?

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么?

作者: 果然是果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23:42 被阅读195次
    01

    今天上午跟一位同修聊修行,聊了2个小时,其中我们各自去“精微地表达、阐述自己的意图和意思,一遍遍沟通确认对方的意图和意思”用的时间,恨不得快1个小时。

    我俩同修三年多,彼此非常了解,经常在一起探讨生命,而且彼此之间还没有情绪,都会出现这个情况,可见,平日里我们的沟通,真的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并清晰地理解了别人了么?

    (当然我们讨论的是不常用的心理理论,所以容易有点绕,平日沟通会相对简单些。)

    但不管怎样,我想表达的都一样:我们太容易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话语了。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内在有的,或者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

    02

    晚上有两人给我留言,说了一些他们对我文章的理解,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对第一个人来讲,我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对第二个人来讲,他提出的问题是我四年的学习感悟,我要花多久才能给他解释清楚呢?而且两个人都有在“发泄情绪,证明自己是对的、我是错的”的嫌疑。

    这样的火坑,我跳进去多次,讲来讲去,发现最终还是中了他们防御的圈套,然后搞得自己也遍体鳞伤后,后知后觉看清这一切,再伤痕累累地爬出火坑,接着休息一下然后准备跳下一个。

    所以这坑跳多了,现在一般不想去跳,因为一点正面效果和价值都没有。

    更何况面对面的讲课、沟通、聊天、咨询等都会有误解,更不用说是文字了。

    我平时与案主私聊时,有个“不平等”的请求就是我会请案主用文字跟我写清楚其需求和困惑,然后我用语音来回答。

    因为当不能面对面时,声音会比文字更能清晰地传递我的能量和感觉,虽说文字也能传递,但没那么强烈,大部分情况是当事人用他自己当时的感觉、状态、口吻、语气、思维在理解别人发来的文字。

    所以我们平时看文章或者书籍,可能不同时间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就是这个原理。

    03

    我记得刚刚修行后,看过一篇写关于写某宗教故事的文章,作者举的案例,我理解这句话是“爱”的角度,但是作者却对这句话是“怕”的解读,这无非对错,但我想:宗教最终都是想让人脱离苦海的,让读者堕入“怕”,使意识能量降低,作者这样的角度,不咋好吧。

    包括自己修行以来,会与家里很多亲人在佛经理解上的互动(有家人欣佛),我发现不同的人对一句经文理解的都不一样,而他怎么理解,完全看他自己的意识状态,有时,他会把经文自我理解到一个执着的领域。

    这显然不是释迦摩尼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宗教或者法门的开悟大师只是会“讲”,不会写,因为写出的文字,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他们怕误导世人(当然这也是我的解读)。就算有贴身弟子写出来,也会无意识地将其自己的理解写进去。

    就像一个人在八楼描绘着风景,另一个人边听边在三楼去苦苦寻找他描绘的风景和感觉。

    完全不在一个楼层和频道好吗!

    04

    我经常给案主举例,你从小到大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认知,我们都带着自己这些不变的认知与别人互动,如果将这些认知比作你戴着红色眼镜,那么就可以说,你看什么都是红色,而且只有一个办法能看到事实本来的颜色,就是将自己的眼镜摘掉。

    摘下红色眼镜,你会发现自己还戴着蓝色眼镜,摘下蓝色还有绿色……是的,因为无意识的信念太多了,我们只有高度保持敏锐的觉知和一颗纯粹的心,才能看到你面前的这个人和事情的本质。

    我在个案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问题,比如这段时间的个人成长,我穿越了A功课,那么如果不高度觉知,我在与来访者沟通时,就会下意识地从A的角度去反馈和解答。

    因为我这段时间的注意力在这里,所以我就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和答案。就像你不怀孕时,看不到太多孕妇;你怀孕后,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

    05

    记得我在修行了一段时间后,同样是开篇讲的我这位同修,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果然,我感觉到你现在好焦虑啊”。

    我心里先是心里一虚:我焦虑么?我怎么不觉得我哪里焦虑?

    接着就是心里想要破口大骂:MD老娘哪里焦虑了,我本来好好的,被你说完之后倒tm焦虑了。

    那时还不懂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懂他看到的很多都是他自己,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共振出他的焦虑,但至少要我自己去感受到我自己的焦虑。

    这时修行时间久的人就又会说:是你时间太短了,觉知不敏感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的焦虑,我已经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头到尾地感受到你的焦虑了。

    哈哈,你会不会哑口无言。

    以前我也干过这事,但是现在越来越尊重每个生命的季节,并且也越来越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想好好修行,不想随便给来访者贴灵性标签。

    贴灵性标签和贴标签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反正你看到的,几乎都是你有的,所以,就别随随便便给别人贴了吧。

    不打扰,不评判,不妄言,不傲慢。客观中立地去看见一个人或事情本身,我在路上。

    我是果然,感恩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mi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