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咨询中,极为常见孩子与父母的诉求不同:父母觉得孩子有问题,孩子觉得父母有问题。
由于付费的是父母,并且父母和咨询师都是成年人,孩子就容易觉得咨询师是和父母一伙的,是帮忙父母来对付自己的,因此,对咨询师产生抵触。
在家庭系统疗法的咨询中,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咨询师的中立,既不站在父母的一边,也不站在孩子的一边。咨询师需要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的诉求,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却可以在咨询中实现。
我所理解的家庭系统疗法,是将父母、孩子及家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下来看待。在这样的视角下,可能父母和孩子都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合在一起就有问题。简单地说,是家庭系统内部的人际关系和互动出了问题,个体成员单独与外部环境可能交互正常,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凑到一起就可能出现异常,使个体功能和社会适应受损,或在家庭内部引发激烈的冲突。
咨询师的作用,不是帮父母来处理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帮孩子来对抗父母的控制。咨询师需要帮助父母和孩子搞清楚他们各自的诉求,是来自本人的或家庭内部的,还是基于外部环境和当前社会文化所做出的。咨询师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搞清楚事情是怎么回事,然后巧妙的给点助力,类似于润滑油或催化剂的作用,帮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有一种情况很有意思,就是父母本身也不爱读书,并且打心里讲,也不觉得读书真有多重要,但却强硬的要求孩子去读书、去做作业,而且通常在讲这个话时,有可能在打牌、在看电视、在玩游戏、在耍手机,孩子可能说:你们都在玩,凭什么要我去做作业?父母往往会回一句:因为我是大人!这种情况很普遍,父母的这种诉求便是来自于家庭系统外部的社会压力,因为别的家长都会要求孩子要认真读书,别的孩子都在读书。父母的这种内外不一致,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当孩子编排各种谎言和把戏应对父母、老师时,他其实只是把父母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翻版和演绎。
不上学,只是其中一种相对过激的表现形式,实际体现的是家庭系统出了问题,而不是父母眼中简单的孩子学业出了问题。对于孩子不上学,经常看到的情况是,父母很焦虑,而孩子除了不上学一切正常。如果父母的态度更加强硬,做法更加过激,那么孩子只有增加症状,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孩子的诉求也可能是外部的,也就是说,孩子并非真的不想上学,而是要通过不上学这种方式来对抗父母或老师对自己过度的忽视或侵入,孩子必须要有所动作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青少年问题通常并不复杂,而青少年咨询最大的难处往往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或某个家庭权威。青少年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容易改变,而父母的认知模式基本固化,情感定型,难以改变,所以问题往往会卡在父母这里。很多父母的内在观点是我花了钱请你咨询师来就是帮我改变孩子的,虽然他们表面上满口愿意配合工作,但内心里并不觉得自己这边也需要改变。于是咨询界会有一个说法:有问题的未必是孩子,问题更严重的往往是父母。但现实是咨询师若把这个观点跟父母一说,父母可能就不再会找你咨询了,相反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很无能,不是一个称职的咨询师,不是他们要找的咨询师。他们要么觉得咨询无用,要么就频繁的更换咨询师,唯独不愿接受自己的问题和做出改变。
当父母真诚的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愿意为之行动和改变时,就已经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了,咨询师不过是帮忙拨开迷障或略加指引,让成长途中这一段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探索之旅更加安全,早点到达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