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颜值
古人也重视颜值,只是古人眼中的颜值,不以美丑论英雄,而是关注气色神采。
三国时曹操有一次要接见匈奴使者,觉得自己身材矮小、貌不出众,就让高大帅气的崔季珪冒充自己,曹操本人却提一把刀站在旁边。
匈奴使者要回去时,曹操让间谍问使者:“你看魏王(曹操)怎么样?”
使者回答:“大王容貌端庄、举止文雅,但是站在一边,提刀的那个人是个英雄。”
史书上记载曹操“容貌短小,而神明英发”,所言不虚!
曾国藩曾经讲过“人的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一个有功名的人气概一定不凡,一个人是穷还是富看精神,精神好,他就富贵,精神不好他就穷。
所以,想要得到别人的欣赏,第一步首先要把自己的精气神养好!
古人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敬于才华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初到杭州出任知州时,一日去某寺游玩,寺中住持和尚不知底细,把他作为普通来客对待,一边叫“坐”,一边吩咐小沙弥:“茶”。小沙弥遵嘱咐端出一碗普通茶来。宾主稍事寒暄后,主持感到来着谈吐不凡,并非等闲之辈,便礼貌地将“坐”改为“请坐”,并重叫“敬茶”,小和尚第二次奉上一碗较好的茶来。
交谈之后,主持才知道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顿时受宠若惊,便情不自禁地起身高叫:“请上座”,并在此吩咐小沙弥:“敬香茶”。临别时,主持慕名求字留念。苏东坡略作思索后,便将刚才的亲身经历写成一副趣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有人说,才华是后天的颜值~
古人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合于性格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同类的事物会相互感应。人也是如此,同类性格的人容易合得来,投脾气。
而能与绝大多数人合得来,就需要有修养,温和持重,如同古人所言,“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有的人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有一种性格魅力,让人舒服,让人想要与之亲近。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地开放,平静中含有淡淡的喜悦。
古人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久于善良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善良并不损害自己,所谓“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善良也不是无限信任别人,所谓“你在我背后开了一枪,我依然相信是枪走了火”。
善良就是与人为善,心有善念,便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所以古人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李叔同早年做音乐教师,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李叔同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
下课后,李叔同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用很缓和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不要看闲书或者随地吐痰。
两个学生刚要申辩,李叔同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只有善良才有长久的影响力,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古人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终于人品
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位越高,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做事先做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大受影响。
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做人要有志气,做事要有底气和正气。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谁都不是天生会做事的领导者,才能要靠实际锻炼,经验要靠时间积累,但是做人的口碑不好,想做什么都是白搭,与人品不合格的人相知相交,必定要担些许风险。做人要有厚度,做人要有气度,对事业要有浓度,对批评要有风度,对朋友要有温度,对是非要有尺度。
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靠品德做人。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即使他才华横溢,他也可能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并且,能力越大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
为人踏实负责,而不是虚伪做作,做事态度端正,而不是潦草随意,品行不端的人,没有人愿意信任,能力与之相比,人自身折射出来的品质更重要。做人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有好人品。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古人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