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这只熊年收入超过马云!背后团队原来这么有心机》中,我们曾分析过熊本熊这个超级IP的打造方式与营销模式。熊本熊是一个以营销为明确目的的IP形象,它的诞生就是为了熊本县的农业营销而服务的。可以说,熊本熊是一个彻底的套路,可是却赢得了全球的反响和口碑,真是“自古套路得人心”啊!
行内常说一句话:“内容为王”。IP打造的通常套路,是根据某些特征或者风格进行形象设计,然后再以该形象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周边涉及和影视延伸。但是这样的模式容易有个问题,就是IP形象以平面模式出现,此时对它的整体设定不够完善,等到后期将其立体化,做影视延伸时,设定不完整的弊端就会出现,只能够后期进行完善和补充,然而容易出现断层和“违和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角色有足够的内容,但由于其内涵是“拼接”起来的,其生命力很难说能有多长。当然也有内容先行的IP,一般是某部电影电视剧中的出彩形象,形象完整,个性饱满,但伴随着热度的消退,生命周期也不长。先有内容还是先有角色,这恐怕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是千古难题。
我们来看看在娱乐传媒产业上做的最出色的迪士尼。从第一个角色米老鼠开始,迪士尼的梦想就是要构建一个梦幻王国。也许此时华特·迪士尼的构想还没有到迪士尼乐园这么具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容和角色他都设想的十分完整,即使后来米老鼠的形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但是他好奇,正直的个性就像刻在骨子里似的,不会伴随外表的改变而改变。后续新的角色不断的出现,新的内容也不断的被创造,在迪士尼的世界里,角色与内容相辅相成,就像是真的存在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里,生活着米老鼠与他的小伙伴们。
迪士尼中也有一些内容性比较强,但是角色本身性格偏向大众化、普通化的角色,比如公主。在最初的童话版本中,各类公主的性格塑造偏向平面化。然而迪士尼在将其立体化的过程中,加诸于其上的性格却并不会像上文所说的让人感到断层或者违和,这也是因为在二次加工的过程中,对于背景、文化、设定的深入研究,让每个角色最终都在迪士尼的世界里活出了自己的样子。甚至于中国的角色花木兰,在迪士尼的世界里,她活得更有个性,更有特点,不仅小孩子,就连大人也深深被她身上独立的个性所吸引。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迪士尼的公主形象总共也就那十几二十部,却能够风靡全球将近一个世纪,这又是为什么?这其中就牵涉到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问题。
熟悉营销的朋友一定知道,产品都有着生命周期,一定时间后,产品会进入衰退期,迪士尼也不例外。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定时间后,孩子们会不再喜欢公主动画片、玩偶,转而喜欢更为成人化的东西。但是永远都有孩子在出生,因此童话的需求永不衰退,在迪士尼,平均每七年就要重映一次童话电影,光盘、周边也伴随着电影的重映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当然迪士尼也并不是靠着老本吃一辈子的。在迪士尼这种“内容—渠道—衍生品”这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模式下,内容是那个核心的驱动引擎。只有好内容进来,这台赚钱机器才能运转起来。(这条产业链是如何运转的呢?点击可以翻看我们之前的文章《赚钱机器的引擎:内容为原点的产业链迪士尼》)同时,在购买好内容的时候,优秀的人自然也就被买过来了。而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迪士尼会创造受欢迎的IP,同样在做这件事情的有皮克斯,有漫威,有卢卡斯,于是迪士尼做了一件事情,让自己的资源库顿时扩大了好几十倍,那就是——把它们都买下来!
迪士尼告诉我们,钱不是省下来的,而是花下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