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庙出来,往西约百米,是一个十字路口,往南约五十米路西,就是新华书店;我在路口停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望了一圈,街上没什么人,今天是大年初二嘛!又十一点多了,马上就是午饭时间。
我心想:平常来书店不多,这时,不知开门与否?如果开着,我会去看看有什么书。
心里想着,我就朝书店走,这一段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所有的商店都关着门,门上贴着新对联,一派过年的氛围;就在我要穿过马路时,从北边过来三辆车,我便停下来,等车过去,我才过西边来。
我看到书店天花板上的灯亮着,觉得里面肯定有人,况且,记得书店如果不营业,外面是卷帘门,而现在是推拉门,最外面是塑料帘子,但看不到里面有人。即使如此,心里还是忐忑着走到门前,还没容我细想,门却自动开了,原来真的有人。
我进入书店,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温暖,与在室外真是对比鲜明,可一进去竟然没看到一个人,就在我描视整个书店时,却发现在一进门的右侧,坐着个男店员,他正在那儿津津有味的看手机,我进来,并没引起他的注意。
虽然我不常来书店,但发现这里一点儿没有变化,还是多年以前的老样子。一进门,眼前摆放的是纯理论方面的书籍,南面是文化类的,如纸墨笔砚,西面以文学类为主,分外国和国内的,北边以理论、教育、法律、经济类书为主。
我把文学类的转了一圈,没有一本想买的,实际我就没打算买,再者,几乎所有的书都有塑封,想看也看不了,想看,必须得买下。
书店不知何时起?营业面积比最初增加了差不多两倍,新增加的是以经营中小学生的教辅读物为主;我知道那里更没有我要看的书,不过,我还是继续往前走,走到中间,才发现这里还有个女店员,也是在低着头看手机,我的眼光一直在书架上,没看她,想必她也像我一样。
我是从北边往西边去的,返回时从南边,即将走到尽头时,发现医学类的书也在这儿,我看了几本,直接从书名上感觉就不符合我买书的宗旨,拿起几本快速翻了几页,随即便放下了。
我从学生教辅区过来,到北边区域,看到这里还有一个“四大名著”专柜,各种不同的版本摆在那里。偶然之间,我想起看过的一个统计资料,说四大名著现在拥有的家庭越来越多,可真正读过的没几个人,我相信这是事实,因为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完全可以佐证。
我在这个综合区域,竟发现几本意想不到的书。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历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瑞·达利欧的《原则》,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我翻看了价格,最高的168元,最低的68元,这些书并非我必读的专业书,但即使是,我也不会买,这价格,早吓着我了。其实,这些书我虽然没有,但内容早都熟悉了,我从听书网站听的,这样一对比,听书还是有好处的。
我早养成一种习惯:家中有的书,以读为主,没有的,就听或看电子书互相结合,非常喜欢的书,当然还是以纸质的为好,自然要网购买到手才罢休。
距今十几年来,我买了几千本书,却没有从新华书店买一本,原因就是两个字——太贵;前几年,倒是从新华书店的网上书店“文轩网”上买过几本。
我转完了,准备离开,这时,从西边走来两个女店员,她们边走边说,已到男店员跟前,她们在谈论着谁替谁,男店员也加入到她俩中间,一同谈论,你一言我一语的,可热闹了!听他们谈论的是春节期间值班的事情。
我走出新华书店,附近还看不到一个人,心想:我刚从文庙过来,那里的人都不少啊!这时候,哪里人最多呢?恐怕只有能吃喝、能娱乐、能玩耍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