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立内心的三个篱笆

建立内心的三个篱笆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23:39 被阅读23次

    现在社会治安混乱、人们思想意识混乱,一定是某些环节出问题了。

    人们讲,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是有形的,看得见摸着找的,但精神世界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又不是完全割裂的,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精神支配的,人类创造的一切有形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精神在外在世界的映射和呈现。一幢大楼,是先设计好,再由工人把它建设出来,即便是一幅画,也是大脑先有画,再用手把他呈现出来而已。所以说,世界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对人的社会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精神的管理,只要把人的精神捋顺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控制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暴力而是语言控制,军队打仗最上上策是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社会管理重在思想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完人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学习修养,使人内心达到至善境界。《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家提出的社会管理秘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心是最复杂的,最危险的,天马行空,思绪无所不至,在特定情况下什么恶念都可能冒出来,一旦人心缺乏有效管控,内心恶念突破理智藩篱,映射为身体行动时,人的躯体就变为恶念支配的奴隶,人也就变为恐怖的恶魔。

    如果社会中遍布恶魔,那个社会是可怕和恐怖的,是人类的大不幸。在兵荒马乱、社会失序的战争时期,一支缺乏军纪约束的军队,有可能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人性之恶会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虽然社会中,有恶念的人不少,但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恶念会被约束控制,没有表现为人的行动。这是因为人的内心有3个篱笆,只有牢固建立这些篱笆,才能实现对心魔的有效控制。

    一是“明德”篱笆。通过学习修养,使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至善的“明德”,大公无私、一尘不染、惟精惟一,内心充盈着良知,这是仁的境界、圣的境界。拥有这个无形篱笆,就会恶念不生。

    二是道心篱笆。采取疏导的办法,把人的恶念扎上道心的篱笆,用道心驯服恶念。道心是一种理性力量,是一种是非观念,是一种怜悯之心,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太极思维。道心的力量微妙而不可言。有的人不是没有恶念,但恶念一闪,内心就立马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对恶念进行批判压制:有这种想法是不道德的,是下流的,这样做对人家伤害有多大,自己怎么有这种想法? ……人的良善之心越多,道德心越充盈,人的理性力量就越强大,自我约束就越有效。

    三是法律篱笆。人是趋利避害的,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事后法律惩处时,这种惩罚的反作用阻力就会抑制人的恶念。比如,当人的自尊受到严重伤害,人被激怒,或者人被贪欲所支配时,自然就会冒出采取暴力辱骂、伤害他人或者不择手段盗窃、侵占他人利益、财产的念头。但国家是有法律的,突破法律界限,是要受到惩处的。如果违法成本过高,人在畏惧后果的反作用力下,就会压制自己的怒火和贪欲,使得恶念被强力阻击。

    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就是一种对违法犯罪进行惩处的强烈阻击信号。老百姓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杀人偿命”,就是这一法治思想的典范。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立志,都在努力改造物质世界,都在追求美好生活,但唯独对如何改造内心世界重视不够。很多人的目标是当大款做大官,把追逐名利当作人生价值。反而身边那些道德高尚、操守高洁的人,不受尊崇,被社会忽视。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的模范呢?  目前来看,我们的社会对这个问题没有定义好。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描述的那个“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男子,像雕琢美玉般对待自我修养,他的内心宛如一块完美无瑕的莹润美玉,那种由里及外气质如兰的气息都能从纸上散发出来,令人陶醉和神往。反观当代社会,那些疯狂的追星族,那些泛滥的粉丝,是社会的悲哀,也为社会的思想教育敲响了警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立内心的三个篱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r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