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谈到过这样的观点:
虽说练习的时长与练习效果之间,并不完全呈正比,但也基本上呈“正比”。
也就是想要获得扎实、稳定的演奏技术,该花费的时间是一定少不了的。说白了,技术就是用时间“换”来的。
我们便可以把这部分时间,称为练琴所需要的“必要时间”。
能否高效利用练琴的“必要时间”,也就决定了学琴者最后练琴的效果。
如何高效利用自己练琴的“必要时间”呢?宛与洛在这里提供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与运用。
一、将每次练琴的时长,尽量缩短一些
“缩”到什么程度呢?要到那种稍微有点疲惫感,或者还没有疲惫感的练习时长内即可。
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必要的练习时间内,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又可以使学琴者始终能有较充沛的体力与精力。
因为练习的状态良好,所以在相同或更少的练习时间内,会使练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于是我们不仅“压缩”了练琴的“必要时间”,同时也使这段时间,变得更高效了。
二、每次只练一个内容
这样做,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投入到练习中,也能使学琴者减少心理负担,不再有被过多练习内容的“压迫感”。
每次只练一个内容,可以是一首作品,一首练习曲,也可以是一段“基本功”的练习。
保持轻松的练习心态,自然就会更有练习的动力,对于练琴所需的“必要时间”,自然也会更高效地运用了。
三、减少中间休息的次数与时长,尽可能地全部练完再休息
目的就是为了集中练习时的注意力,使自己的练习“必要时间”,不受外界干扰,不随意中断,尽可能地维持住“心流”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在缩短每次练习时长的基础上,中间尽量不休息,不停顿。一鼓作气,把当天的练习全部练完,把每次的练习时长全部用完,再去好好休息。
因为提前已经降低了练习的强度,也减少了任务量,所以中间不休息,基本上是可以承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