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讲的是1975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人的一段生活形态。之前讨论时,法国小伙问我们为什么我们国家会产生这样一个转变?
我的回答是,在中国,官员们一直以“父母”自居,想要去统领、安排人们的生活。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打破了人的固定属性,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人们才可以突破原来的身份,从农民变成企业老板,从官员成为企业家…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进步不仅是人权的扩大和常识的提升,还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的规范。
故事中有一些悲剧的造成我们可以理解成人权的不平等,比如一开始孙少安不能和田润叶在一起,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公派教师。除了生活条件上的巨大差异,两个人身份上的鸿沟巨大,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怎么配得上吃公家饭的教师呢?他们父辈总是不同意的,也忽略了感情在生活上的重要程度,这也是为什么田润叶一开始无法接受李向前的主因。两家人四个年轻人的纠葛,或许在那个年代并没有看到自由的爱、浪漫的爱在家庭生活中如此重要。
那孙少平配得上田晓霞么?两个人也是身份上巨大的差异,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市长的女儿、大学生。但是因为相近的精神世界又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巨大的差异也能被爱所弥合。
他们因为读过更多的书,有着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在人权上更能平等的相处。于是爱情成为的生活中两个人在一起最主要的考量,并滋润着两个人的情感与生活。
再说到王满银,旧时代被称作逛鬼,不会农活的农民是没有好下场的,会经商的农民只能干农活就只能成为最穷苦的农民。
但是改革开放了,允许你做生意了,你就一定能发财么?做生意除了要有眼光,有行动能力,简单的算账就是一个农民发家致富难以企及的基本要求?成本,收益,风险的计算,是这个男人没有可能成为成功商人的一大阻碍,还有数不清的其他风险。
所以终有一天,他发现原来自己最重要的财富是有一位好老婆、两个可爱的孩子。于是他回家了,成为一个老实农民,或者做一个雇员,反而生活更好了。在那一波财富的浪潮里,老老实实的干活,反而有可能建立一个小康之家。
那孙少安为什么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呢?
比较于孙少平,少平可算是书中最可怜的人。孙少平是个被时代嘲弄的人,那么努力想要改变命运,却在两个时代里都被无情的拍打。上学时,家里最穷,吃不饱穿不暖;是个有头脑的年轻人,农村娃难得读了高中,却是文革里的学校,几乎什么都没学到;等到高中毕业,上大学的希望也被掐断了;往后国家可以高考了,他要工作养活自己,要寄钱给家里,要供养妹妹上学,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复习呢?况且那时候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点资源,怎么抢的过别人?
改革开放之初,可以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却仍然是一个剪头差,原来是在农村剥削农民的劳动力,后来变成在城里被剥削的劳动力。孙少平希望有个城里人的身份,很荣幸成为了一个工人,可怜的是,此时工人的处境与福利每况愈下,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工人阶级了。最后失去爱人,因工负伤,一连串的打击如何能有心力自愈?或许这是他没有接受金秀,又独自回到煤矿的原因吧。
那么有活力的青年,强烈的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好人,只留下一片遗憾,比较于当今的年轻人,或许只是没有学会精致的利己主义罢了。只要他愿意找田晓霞继续活动,从煤矿里脱离出来完全是没问题的,却是一直脚踏实地的在煤矿里干活,为自己,为家人,单纯的想要打出一片天地。
正如道德的回报是其本身,我以自己的价值去追求生活与改造世界,那么我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并没有什么对错。
再看看孙少安如何成为了一个命运较好的人。书中有好多次感动我的地方,一个是孙少安13岁从学校回来,本来可以读高中的,却只能回家干农活,也因此他的弟弟可以读高中,妹妹可以读大学;一个是他去城里找弟弟,希望他能回家一起开工厂,以当时的环境来看,这个是可以赚钱的工作,比少平在城里揽工好得多,但兄弟情重又彼此尊重。他是心甘情愿为家庭做贡献,也终于发现整个家里不那么需要他的付出,对他的情感和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爱家、顾家的男人、相互体贴的夫妻最终是建立了一个完满的家庭。
为什么孙少安后来成功了呢?除了勤劳肯干,有勇气走出去,他也没有读过很多书,也缺乏很多常识,比如扩大砖厂的第二次创业就失败了。
他有放弃么?有的。他最后翻身了么?也有的。
不得不说,中国的政府还是希望人们老老实实的待在本地的。因为他深深的扎根于那片土地,那么在这片土地里也有这么一帮人是可以依靠的,愿意帮助他的。最终他找到了门路,也获得了县长的帮助,复活了自己的企业,并做得更好。不管是家里人,还是村里人,县里人,都愿意帮助他。当找到了问题,自然就能解决问题,并做出成绩。
在书中还有一个现象,是改革开放几十年仍然没有解决的民众安全感的问题。比如孙玉厚,总是有一股忧虑,所以当儿子的新工厂开业时,他不敢去参加典礼;比如金家地主的儿子,惶恐多年心难安。
这和现在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有钱人想要移民,中产阶级担心生活水平下降。人当然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了,也不用担心什么了。对于民众的生活,并不需要过多的干涉,对于人们的精神建设,该放就放,以前的不好的方针能变则变,让人安心,安居不是更好么?
塑造新的环境,让人们过好普通人安稳、舒心的生活已经是很高的追求了。
网友评论